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探索地球奥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课堂上我们制作过各种类型的地球模型,结合我们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结合自己查找的信息,用超轻黏土制作了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如图,地球的内部结构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①
地壳
地壳
、②
地幔
地幔
、③
地核
地核
,其中最厚是
地核
地核

(2)如图,小科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穿过橙子的吸管模拟的是
C
C


A.经纬线
B.赤道
C.地轴
(3)用手电筒照射上图中的模型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其中被光照到的地方模拟
白昼
白昼
(选填“白昼”或“黑夜”)。
(4)小科搭建了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如图所示,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①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假设。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②小科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上,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C
C

A.1个月
B.1年
C.1天
③当小明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动,将地球仪原地转动,这是在验证上面模型
(填序号)的假设。
④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模型③
模型③

(5)小科继续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法研究地球及其运动。

①请在上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②当地球公转到
C
C
位置时,我国这一天是秋分日。这个时候北半球是
季节,南半球是
季节。小科在操场立一根竹竿,每天正午12时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当地球公转到
D
D
位置时,竹竿的影子最长,地球公转到
B
B
位置时,竹竿的影子最短。
③请在图中大致画出秋分时的太阳位置及日影。

④日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C
C

A.地球在自转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变化
C.正午时的太阳高度在变化
⑤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
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关系图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根据资料,判断“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答:我认为这个观点是
错误
错误
的,我的理由是
每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距离1.52亿千米,是北半球的夏季
每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距离1.52亿千米,是北半球的夏季

(6)下列生物活动,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②④
②④
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
①③
①③
。(均填序号)
①大雁的迁徙
②猫头鹰晚上捕食
③北极狐的毛色会改变
④蝴蝶白天采蜜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地核;C;白昼;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C;④;模型③;C;秋;春;D;B;C;错误;每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距离1.52亿千米,是北半球的夏季;②④;①③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5 2: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一昼夜是
     
    小时,昼夜交替是由于
     
    形成的。

    发布:2025/4/30 2:30:2组卷:23引用:18难度:0.8
  • 2.昼夜的变化是
     
    的结果,这是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来的。

    发布:2025/4/30 3:30:1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
     
    开放。

    发布:2025/4/30 3:3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