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美文阅读。
母亲的电话
周亚鹰
ㅤㅤ①其实,我很害怕听到母亲的电话,尤其是晚上,尤其是深夜。
ㅤㅤ②只要是母亲来电,我的心从来都是忐忑的——老娘的心脏病不会又犯了吧?老爹不会又摔倒了吧?电话还没接通,脑子里便闪过无数种可怕的念头。
ㅤㅤ③那时我在县里工作,父母亲虽然没跟我住一起,但我每天都要去他们住处一次。但我偶尔出差几日,母亲就会想我,就会给我打电话,她每次都会找个事由,比如说做了个奇怪的梦要说给我听下,比如说老家谁谁谁来了要告诉我下。我往往没有耐心听她说完,但她并不在乎。有时,她的电话来了,响一下又停了,我回拨过去,她又说没事,或者说打错了。其实,她就是想听听我的声音。
ㅤㅤ④前年,我调到市里上班,周末才回县里一次。母亲偶尔给我打电话,开口就说:“也没什么事,你别担心,我们身体好着,就问下你们好不好,孙子乖不乖!”即使这样,每次接到母亲的电话,我仍然十分忐忑。
ㅤㅤ⑤今年开春,妻子有事赴澳洲半个月,我把父母亲接来市里,帮我守家。我儿易易在上饶中学念书,我住处到学校仅几百米远,儿子每天中午回家吃饭,饭后午睡,一点四十叫醒去上课。叫醒这活平常基本上由我完成,但那半个月,就成为母亲最主要的工作。即使我在家,母亲也不让我叫,她说:“你可以多睡下,易易我会叫的,反正我又不睡。”回县里后,母亲把这活也带回去了,她每天中午一点四十都会来电:“鹰,一点四十了,叫易易上学!”我说:“我知道的,你不用来电话了!”可是,母亲她不听我的,每天到一点四十,手机就会准时响起。记得清明节那天,我和妻儿回到县里,我与哥哥到乡下上坟扫墓了,妻儿与年迈的父母留在城里,一点四十,我还在乡下的野地里,手机响起,我一看,又是母亲,她说:“鹰,一点四十了。”没待她说完,我就打断她:“易易不是跟你在一起吗?”母亲迟疑一下,恍然说:“咳,是啊,我都忘记了。”搞得我苦笑不已。当天晚上,我告诉母亲:“我手机调了闹钟的,你中午可以不给我打电话了。”母亲幽幽地应我一声:“嗯!”但是,待我回到市里后,母亲又准时在中午一点四十给我来电了。
ㅤㅤ⑥有朋友听了我母亲来电的事,很是羡慕,告诉我:“你真幸福,有八十多岁的爹娘关心你,你娘她只是想听到你的声音,你就让她打吧!我爹娘已故,想听还没这个福分呢!兄弟,好好珍惜,父母年迈,看一天少一天了!”想想也是,平常没事时来电我又提心吊胆,这一点四十准时来电,起码是母亲他们平安无事的一个信号啊。
ㅤㅤ⑦现在,每到中午一点四十,我就等着母亲的电话,要是某天母亲没有来电,我就忐忑不安,十分焦虑,就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要给母亲打去电话,细细地询问。
(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给“我”打电话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
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给“我”打电话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

(2)阅读全文后,说说“我”为什么很害怕听到母亲的电话。
担心父母生病或发生意外。
担心父母生病或发生意外。

(3)“忐忑”一词文中三次出现了这个词,请品析它的表达效果。
“忐忑”的反复出现,渲染了不安、着急的氛围,表现出“我”不安的心理状态。
“忐忑”的反复出现,渲染了不安、着急的氛围,表现出“我”不安的心理状态。

(4)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略写“我”出差时和前年调到市里上班后,母亲偶尔给“我”打电话这一事情,详写母亲每天一点四十打电话提醒“我”叫醒儿子一事。好处:突显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使母亲的形象更鲜明生动。
略写“我”出差时和前年调到市里上班后,母亲偶尔给“我”打电话这一事情,详写母亲每天一点四十打电话提醒“我”叫醒儿子一事。好处:突显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使母亲的形象更鲜明生动。

(5)文章以“母亲的电话”为题,有何妙处?
①文章是围绕母亲的电话来写的,母亲给“我”打电话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母亲的电话,寄寓了深沉的母爱,蕴含了文章主题。
①文章是围绕母亲的电话来写的,母亲给“我”打电话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母亲的电话,寄寓了深沉的母爱,蕴含了文章主题。

【答案】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给“我”打电话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担心父母生病或发生意外。;“忐忑”的反复出现,渲染了不安、着急的氛围,表现出“我”不安的心理状态。;略写“我”出差时和前年调到市里上班后,母亲偶尔给“我”打电话这一事情,详写母亲每天一点四十打电话提醒“我”叫醒儿子一事。好处:突显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使母亲的形象更鲜明生动。;①文章是围绕母亲的电话来写的,母亲给“我”打电话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母亲的电话,寄寓了深沉的母爱,蕴含了文章主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7 8:0:9组卷:32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芭 蕉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有删改)(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春天的意味正浓。
     

    ②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3)这篇短文主要从
     
     
     
     
    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
     
    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发布:2025/3/13 9:3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2.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一种涤荡心灵的感触,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一片。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但充满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欢腾的草原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古式摔跤。更有精湛的马术和射箭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抓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朋友请你尝一尝:这酒醇正,这活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净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选择别具一格中“格”的正确解释。
     

    ①规格,标准 ②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 ③击,打
    (2)短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初见草原时
     
    ,体验蒙古风情时
     
    ,祝酒听歌时
     
    A.激情点燃 B.惊喜感动 C.意趣盎然
    (3)请你用短文中的语句来解释“广袤无垠”的意思,用“            ”画出来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
     
    ;作者祝福草原人,因为
     

    (5)课文《草原》的结尾处老舍引用了一句诗,你还能想到有关草原的诗句有:
     

    发布:2025/3/13 10:0:1组卷:5引用:1难度:0.4
  •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①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②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能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③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应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唯一的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④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万里长城,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了中国民族无比伟大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的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被赶走而离去。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将代替悲叹,
     
    将代替哭泣,
     
    将代替贫穷,
     
    将代替疾病,
     
    将代替愚昧,
     
    将代替仇杀,生之
     
    将代替死之悲哀,
     
    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⑤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自信,朋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刻不容缓:
     

    ②日新月异: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明媚      快乐      友爱      智慧      健康      富裕      笑容      欢歌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②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③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
     

    (4)文中的“朋友”指的是
     
    ,作者用这样的称呼,抒发了
     
    ,希望民众为了
     
    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接连用了四个“难道”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
     

    A.启发读者深思,唤醒全国的民众。
    B.批评全国的民众。
    C.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文章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A.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B.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C.希望人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愿望。

    发布:2025/3/13 10:30:1组卷:16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