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09年,淘宝商城在11月11日举办了一次促销活动,尽管只有27个品牌参加,却在短短一天内创造了5000万销售额。提及十年前这次“促销活动”的初心,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表示:“十年前是为了活下去,(阿里)造了个‘双11’的节。”也正是这一次尝试,让阿里看到了电商造节的巨大潜力,11月11日一一光棍节就自此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天猫“双11”物流订单从2009年的26万件,到2017年的8.12亿件,增长3100多倍;得益于技术发展对仓内、运输、末端等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消费者的物流体验也逐年优化。今年“双11”,物流行业有望迎来全球新纪录。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中国“双11”的成交额更加成为关注焦点。此前曾有西方主流媒体预测,2018年的“双11”数字不会像往年那么亮眼,事实证明有关预测是错误的。中国消费者以瞬间“清空购物车”的方式证明,中国的消费没问题,中国的经济没问题。
(摘编自《走过十年,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 材料二:
图一2010~2017年天猫“双11”当日交易量和全国快递业务量图表
图二2016年、2017年淘宝、京东“双11”用户时段分布图表 材料三:
据有关研究者统计,2018年“双11”消费超过1000元的人数的增速,明显高于1000元以下的人群;消费超过5000元的人群,连续两年持续增长,增速是500~100元人群的3.4倍。这样的态势,立刻就让人想到了“消费升级”。的确,中高端消费额度的增长,很明显透露了消费格局的变化。与之对应的是,以往一、二线城市的购物狂欢,正在向三、四、五线城市蔓延。有数据表明,阿里在上个季度的用户增长中,有75%来自“相对欠发达”地区。至于消费主力,随着95后经济能力的提升,95后接过消费主力的接力棒,从经济自然的演化来说,也符合逻辑。“消费升级”预示着经济大格局的深度改变,在特定的语境下,它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
(摘编自《“双11”的新纪录得益于新的消费红利》)
材料四:
2009年,“双11”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是电热水壶和电热毯,到了2017年,人们最喜欢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净水器和扫地机器人。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到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呼应着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在的“双11”,网购服务成为新的消费亮点,迪士尼门票、出境游预订、在线医疗服务……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消费结构升级,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消费结构的升级也需要通过创新供给来实现,这就会对提升供给端的效率和水平产生倒逼作用。事实上,“双11”走过10年,消费与生产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经济过程,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把线上消费端数据和线下生产端数据打通,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从而实现规模化的柔性生产、定制化生产。比如,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通过消费端数据分析,制造出更适合年轻人偏好的生活化铜雕制品,让传承了5代人的老品牌获得新生。可以说,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消费端的大数据逆向优化生产端的产品制造,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更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消费升级与供给升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摘编自《10年“双11”,购物车装下了多少道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
A.阿里看到了电商造节的巨大潜力,于是创造“双11”,并把它发展成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B.2010年至2017年间,天猫“双11”交易额增长率整体下降趋势明显,同时也使快递业务的增量放缓。
C.在“双11”出现之前消费与生产是两个不同经济过程,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把消费和生产连接起来,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
D.从“双11”购买的物品的变化看,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了,这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C
A.西方主流媒体预测2018年的“双11”数字不会像往年那么亮眼,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
B.对比2016年数据,2017年主要“双11”购物平台熬夜血拼时段用户量缩减,从整体时段来看缩减趋势也较为明显,消费者趋于理性。
C.2018年的“双11”与以往相比,在消费数额、消费者的来源和消费主力上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中国的消费已经完成升级。
D.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根据需求调整生产,制造出适合年轻人偏好的产品,说明消费端的大数据可以逆向优化生产端的产品制造。
(3)结合材料中内容,谈谈“双11”销售火爆对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考点】非连续性文本.
【答案】A;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6 8:0:2组卷:4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材料二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对一片土地的极度熟悉,让人们无形中对土地充满了依恋,对于世代定居一处的中国人来说,家已经不单单是人的聚集,而家乡也不再只是和人有关的记忆,从小接触过的所有东西,包括土地上的山水草木,都嵌满了我们深深的情谊,也正是这种踏实和依靠,在劳动人民心中埋下了叶落终要归根的种子。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材料三
中国社会在传统历史的主体时间段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在农业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土地,大部分人会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生活。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人对于家以及家所在的乡土之地拥有深厚的情感。“乡土”情结让中国人安土重迁。《论语•里仁》中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列子•天瑞》中说:“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离开家、离开家乡总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在古代、很多中国人终其一生也不会离开几里地大的范围,是纯粹意义上在某处固定的土地上生活。这样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中国人对“家”的依赖和依恋。
(摘编自王立刚《中国人家庭观念的历史文化渊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依据亲属差序不断向外扩大,媳妇、女婿都可以包含其中。
B.乡土社会中,因为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所以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
C.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是很难读懂的。
D.农业社会中,人们都会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生活,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人对于家和乡土的深厚情感。
(2)下列对三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人的“家”的内涵,字里行间流露着文化自豪与自信。
B.材料一运用对比论证,阐述了中西方家庭社群功能不同,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C.材料二由当前较火的电影引出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进而论述了中国人的恋根情结。
D.材料三用引证法,论证了农业社会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对“家”的依赖和依恋。
(3)下列说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与农一代不同,近十年来更多农二代选择跨省份流动,大多选择在城里购房而不太愿意在乡下建房。
B.王安石远离故乡宦游他乡时,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C.都说带有土气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其实,带有泥土气息的传统才是我们与世界竞争的本钱。
D.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这种不流动性使中国社会呈现出滞后的封闭性。
(4)请结合前两则材料谈谈中西方家庭存在哪些差异?
(5)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你认为当今中国的家庭文化与材料所体现的传统家庭文化相比会有怎样的变化?发布:2024/12/13 8:0:13组卷:8引用:5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立其诫”包括三层舍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有删改)材料二:
古人对祭神非常虔诚,认为诚心可以打动上天,得到庇佑,所以将对神的诚信作为成败的关键,这种由敬畏神灵而产生的诚意上升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规范,在礼教发展之后,“诫”又成为礼乐活动的伦理要求,由一种原始的宗教心理活动发展为一种社会化的伦理意识。
古人所谓的修辞更多的是达意传情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修理文教”不能包含“修辞”的全部含义了,不仅需要“能说”,更需要“会说”。
到了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中列举前人实例说明修辞是“安国立命”的手段,“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也继承了“修辞立诚”中“诚心”的含义,认为修辞不仅需要“会说”,而且要以“诚”为基础进行真实的表达,不能华而不实,言过其实,而需要表达真实情感。宋末元初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说:“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可见,古人写作是以“诚”为本,“修辞立诫”固然需要雕饰文章,但切勿过于浮华,要从实际出发,回归“诚心”,做到“真实”。
(节选自粲悦《“修辞立其诚”的传统含义及时代内涵》,有删改)
材料三:
“辞不达则意不至”,修辞是“立言”的必经之途。孔子期盼弟子成为“君子”,更希望弟子能贯彻他的主张,实现他的理想。因此对孔门弟子雨言,修辞是成就功名的重要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实践。换句话说,修辞就是修身!唯其如此,“修辞”必须出于“诚”。
言为心声,它能反映出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显然,作为道德品质内核的“诚”是内在的,“辞”是外在的;“诚“是第一位的,“辞”是第二位的;“诚”是主导,“辞”以“诚”存,“立诫”之“辞”更有价值和魅力。诚如饶宗颐先生所言:“辞是属于外表的事情,能修辞是能有美的辞令,但必要出于‘诫’。诚是内在的,必须内在充实,才能言之有物。美的辞令必须建筑在诚之上,修辞属于‘美’,‘诚’包括了‘真’和‘善’,有‘真'和‘善’才有‘美’可言,有真和善然后可以立诚。”我们认为,“诚”是“修辞”的前提和基础,“修辞”必须从“诚”出发,服从并服务于“诚”,不能妄加修饰。“修辞立其诫”是指在“诚”的基础上的话语修饰,它涵盖了孔子对言语表达的认识和态度,体现出言简意丰的话语风格。
(节选自丁秀菊《“修辞立其诚”的语义学诠释》,有删改)(1)下列有关“诚”的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诚”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的“一致”,即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与行一致,所说的和所想的一致。
B.“诚”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伦理意识,追根溯源是由先民敬畏神灵而产生的一种原始宗教心理活动发展而来。
C.“诚”作为道德品质的内核是属于内在的,相对于外在的“辞”而言,处于第一位,在两者中处于主导地位。
D.“诚”是“修醉”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出发点,而前者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后者,不能妄加修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所谓的修辞更多是传情达意的手段,随着发展又认识到修辞不仅要能传递信息,还要能更好地传递信息。
B.西汉时期的刘向通过列举前人的实例来表明修辞对国家和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安国立命”的手段。
C.宋末元初王应麒认为“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意即修辞要做到内外兼修,皆有所得。
D.饶宗颐先生认为修辞属于“美”,能修辞,仅有美的言语表达还不够,还应该建立在“真”和“善”的基础上。
(3)下列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虽然不像理论命题那样显现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但也必须对事物现象的本质有一定的揭示,才能打动受众。
B.文学必须超脱像理论命题那样受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约束,还需要对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感动人心。
C.文学虽然不像哲学和科学命题那样符合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但是也必须揭示出事物现象的本质,才能感动人心。
D.文学可以不像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那样表示事实或客观规律,只需要对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就能够打动受众。
(4)结合以上材料,试列举“修辞立其诚”的具体要求。
(5)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此外,他还说过“辞达而已矣”,意即言辞只要达意就行了。这二者是否矛盾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的理解。发布:2024/12/13 5: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介绍,全国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疗病症,还能通过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在后续的康复上大有裨益。
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
(摘编自唐伟《让中医药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材料二: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而西医对看似相同的病症采取同一方法进行处置。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自信,往往陷入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科学的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扯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企图攻城掠寨。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国学》)
材料三: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因为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导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化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它表现在:一是以具体替代抽象和以偏概全。用某类具体科学的标准作为科学观的标准,就恰如以女性标准作为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一样,其结果必然错误。二是忽略和排斥学科性质可以兼备的客观特殊性。与中医类似的某些学科明显兼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故评判时理应以双重标准同时衡量。三是对实证量化的迷信。实证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采取掂,看、拍、弹,即如中医“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结果也准确。可见自然科学的实践,也有非实证而能宏观整体感知把握之法。
实证的好处是看得见和可操作性强,但这不能覆盖科学的内涵。因为科学是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与总结,它只强调事物的正确性,而与表现形式、手段及时代等皆无关。不能把因为现在还不能实证的客观事实就概斥为不科学。因为证实的技术每每落后于先进的认识,两者的不同步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如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因此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经络也是如此。今天的科学只是人类对昨天认知的总结,而不是明天科学的终极。可见是否实证与量化皆不能排斥其他可能存在着正确方法。
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也有人否定中医的重复性,殊不知中医的原理怎能在西医的盘子重复呢?可喜的是,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确实效果后,就把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那科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素呢?
我认为有四点:自洽性、他洽性、有效性和重复性。这样的科学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所有学科的一把好尺子呢?在我有限的思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
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
(摘编自医学教育网)
[注]麦卡锡主义,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极右的典型代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影响了受访者的选择,导致只有少数人认可或首选中医。
B.材料二认为,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C.中医基于对特定病情的整体把握作针对性处理,西医以规范划一的科学方式处理。
D.材料三认为,目前的科学标准还不能准确解读中医理论,并非中医不具备科学性。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和打压,干扰了人们对中医价值的认识。
B.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即使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疗效显著,也难以证明中医具有科学性。
C.西方科学家把中医升格主流医学,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D.在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问题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均认可中医。
(3)下列句子论证观点所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近百年来久争未决。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B.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掂、看、拍、弹,其结果也准确。
C.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夺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性。
D.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面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
(4)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中医的现状如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发布:2024/12/13 18:30:1组卷:50引用:10难度:0.9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