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而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材料二:“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1)根据火地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推测该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2)判断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并分析原因。
(3)从地壳运动、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简述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
【答案】(1)畜牧业,林业,渔业。
(2)树冠朝向为东南方。常年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
(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西部以山地为主,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水流急,流水侵蚀强;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强;
(4)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或荒漠。或根据图示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势低平,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森林广布;第二阶段板块运动导致地形抬升,盛行西风,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第三阶段地形继续抬升,形成高大山脉,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草原和荒漠。
(2)树冠朝向为东南方。常年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
(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西部以山地为主,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水流急,流水侵蚀强;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强;
(4)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或荒漠。或根据图示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势低平,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森林广布;第二阶段板块运动导致地形抬升,盛行西风,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第三阶段地形继续抬升,形成高大山脉,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草原和荒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是世界第三产棉国,半岛南部古老低缓的高原是印度半岛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其棉花生产时间为5到9月,生产的棉花大量出口。孟买市是该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印度棉花和纺织品大量从该港口出口到世界各地。图1为印度半岛局部略图。
材料二:图2为产棉区海德拉巴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孟买地区典型植被是
(2)从地形角度简析图中产棉区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条件。
(3)指出产棉区播种期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4)说出孟买港成为印度主要棉花输出港的原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2)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D地 E地 降水量多少 形成原因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2中的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2引用:1难度:0.6 -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欧是现代工业发源地,鲁尔区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市众多,铁路公路发达,大学和研究机构众多,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1)A、B、C三地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从A地到B地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简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从B地到C地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欧洲西部有广泛分布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D地成为英国小麦主要产区的原因。
(4)E地附近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分析这里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的有利条件。发布:2024/12/17 1:0:1组卷:1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