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聆听鸟鸣的幸福 ①半夜时分,在睡意朦胧中,突然听到一声“蜿立都熟”,惊慌失措地叫着,像急急匆匆地逃离。
②在城市生活,多少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了。呼啸而过的火车,一路鸣笛的汽车,周而复始的叫卖,尖锐刺耳的卡拉ok,构成巨大的轰鸣。我们一直生活在喧嚣之中,退化了各种感官。
③还是农村静美,在我的家乡,当走入田园的深处时,感官可以酣畅淋漓地发挥到极致,可他们何曾倾听过同类甚至自己的声音呢?城市很繁华,信息很发达,他们却封闭自我,与世隔绝。以看到碧蓝的天空,可以嗅到幽远的花香,可以感到清风拂过肌肤,最美的是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鸟鸣。
④当“布谷—”“布谷——”的叫声响起的时候,春天就来到了家乡。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在田间或是在村头,布谷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不知是一只还是两只,它们总是把自己掩藏起来,在某一个地方,非常直爽地叫着,像一阵一阵的春雨洒遍家乡的各个角落。那叫声就像乡民的性格,不会敷衍应付,不会炫耀卖弄,羞涩的后面是豪爽。声声“布谷”催得乡民们心里发焦,于是,家家户户都扛起锄头,拿起铁锹,开着拖拉机或是赶着牡口,到田间开始了春忙。田地里,羊儿跑,狗儿叫,小孩满地跑,惊得麦田里的野鸡惊叫地拍打着翅膀飞跑。
⑤也许是三五天,燕子就飞来了。它们仿佛城里人,回来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一套房子的房价不菲呢,他们夫妇俩要建好几天。找到去年旧巢的,兴奋地叫着,呼朋引伴,邀请做客;没有巢穴的,忙碌地在水洼边叼着新泥,只有休息的时候才叫几声,算是同主人打招呼。燕子的社会生活同人类没有什么两样,建好房之后就是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久,就会见到两三只小脑袋探出巢来,叫声又细又小,充满了童稚;而当父母回来的时候,它们都变成了大嗓门,叽叽喳喳地高叫着,欢闹着,整个庭院都充满了天伦之乐。
⑥不久,麦梢黄了,黄鹭鸟来了。黄鹭属于高端大气那种类型,它们常常停在村庄的树枝上,卖力地叫着:“各家各户,豌豆都熟。”有时候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小巧的身体,穿着黄色的外衣,披着黑色的围巾,卖力地引吭高歌。它们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性格质朴,懂得感恩。庄稼哺育了它们,此刻,它们不停地催促乡民收获庄稼,“各家各户,豌豆都熟”,声音中充满了期盼,掩饰不住焦灼。
⑦喜鹊在乡村最常见,乡民们都叫它们“脸墨喳子”,别看它们的脸黑,在乡民心中可是报喜的使者。“喜鹊叫,亲戚到。”喜鹊要是在谁家的枝头叫几声,主人的心里一整天都是甜甜的,家里要有喜事了。独特的身份使得喜鹊很高雅,它们不随意叫,叫的时候也是“喳喳”两声,余下的就是沉默。平常的时候,他们都躲在田野里,在无人的树林里筑巢生活,很少看到它们的行踪,就像是名人。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它们才回到村子,站在各家各户的屋顶,“喳喳”地叫着。要过年了,得给乡民们送点贺礼,捎来喜讯。
⑧而在城市,是听不到这样的鸟鸣的。偶尔听到的一两声,要么是从鸟笼里传出,撕心裂肺的;要么是从公园里传出,声声哀怨,充满乡愁。在城市可以看到的鸟就是麻雀,它们是一群流浪汉,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它们只能在垃圾废品中谋生。即使听到了它们群居的叫声,一点也感不到快乐和谐。就像生活在被钢筋水泥隔成方格空间里的市民一样,它们各扫门前雪,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⑨而听到这样的鸣叫,是需要有淡然的心情的。城里人太忙碌了,他们要忙着挣钱,买房,结婚,生子,音乐厅他们都不愿去,谁还会停下来听一听鸟鸣呢?没有人懂得鸟的语言,没有人听出鸟的亲切,鸟的欢乐,鸟的期盼,鸟的忧伤,他们和鸟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实际上,他们何曾倾听过同类甚至自己的声音呢?城市很繁华,信息很发达,他们却封闭自我,与世隔绝。
⑩在城市生活,我却常常怀念乡村,怀念乡村的鸟鸣,聆听鸟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秋语轩)(1)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联系上下文,按照括号里的要求赏析划线句子。
①不知是一只还是两只,它们总是把自己掩藏起来,在某一个地方,非常直爽地叫着,像一阵一阵的春雨洒遍家乡的各个角落。(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在城市可以看到的鸟就是麻雀,它们是一群流浪汉,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它们只能在垃圾废品中谋生。(从加点字角度赏析)
(3)本文题目是“聆听鸟鸣的幸福”,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4)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抒发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奥尔多•利奥波德《大雁归来》
【答案】(1)通过描写农村生活的静美,与上文城市生活形成对比,同时引出下文对乡村鸟鸣声的美好回忆。
(2)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叫声的清脆动听,表现出作者对乡村鸟儿叫声和生活的喜爱。
②“流浪汉”这里是指麻雀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只能在城市中到处流浪,写出了作者对麻雀的同情,为下文写城市中老死不相往来的居民作铺垫。
(3)点明写作对象,同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流露出作者对鸟儿叫声的喜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相同点:都体现了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不同点:选文通过写田园不同鸟儿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对城市中人们封闭自我的遗憾,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而链接材料中没有这种情感。
(2)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叫声的清脆动听,表现出作者对乡村鸟儿叫声和生活的喜爱。
②“流浪汉”这里是指麻雀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只能在城市中到处流浪,写出了作者对麻雀的同情,为下文写城市中老死不相往来的居民作铺垫。
(3)点明写作对象,同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流露出作者对鸟儿叫声的喜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相同点:都体现了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不同点:选文通过写田园不同鸟儿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对城市中人们封闭自我的遗憾,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而链接材料中没有这种情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9 5:0:4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