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
材料一: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材料二:细胞最为典型的特点是,在一个极小的体积中形成极为复杂而又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因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体积小是细胞的一个优点。
材料三: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已知种数哺乳动物581种、鸟1244种、爬行动物376种、两栖动物284种、鱼3862种。
(1)材料一中描述了不同植物间的 竞争竞争关系,不同动物间的 捕食捕食关系。
(2)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说明生物能 适应适应环境;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使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影响影响环境。
(3)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两类。
(4)材料二中说“体积小是细胞的一个优点”,这是因为较小的细胞表面积相对较 大大(选填“大”或“小”),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物质交换。
(5)资料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生物种类(物种)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其实质是 基因(遗传)基因(遗传)多样性。
【答案】竞争;捕食;适应;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大;物质交换;生物种类(物种);基因(遗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4 7: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