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茨威格 1857年8月5日,菲尔德的铺设船队从爱尔兰起航,业界专家都在船上实时监测铺设况。“尼亚加拉号”像蜘蛛吐线一样,一边小心翼翼地缓缓向前移动,一边在后面用绞盘留下根越洋电缆。
8月11日晚上,在成功铺设355海里后,绞盘发生故障,已经铺设的电缆像断线的风筝样全掉进了海里。当时还没有合适的潜水技术,根本无法把掉进海底的线头重新拉上来。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菲尔德损失了355海里的电缆外加十万英镑的投资。
1858年6月10日,菲尔德的船队第二次出发。船队计划先航行到大西洋中央,将电缆两半接起来,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欧洲和北美两个方向铺设。结果在到达大洋中间的预定接头地点之前,船队就遇上了暴风雨。经过这次风暴的颠簸,大量的电缆受到了碰撞、刮擦,遭了严重的损害。铺设了200多海里后,电缆两端就再也不能互通信号了,这200多海里的电变成了废铁,第二次尝试又宣告失败。
这次失败动摇了绝大多数投资商的信心,很多人要求菲尔德变卖剩下的电缆,弥补他们损失。当时的媒体也一片哗然,到处都是质疑的声音。但菲尔德不为所动,一定要再试一次。
1858年7月17日,船队静悄悄地再次起航,这一次,没有媒体报道,也没有名流到场。尔德和他的事业已经被全世界遗忘。7月28日,“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在大西洋中成功接头,开始越洋电缆的铺设。两艘船上的各一半电缆对接在一起,然后“尼亚加拉号”驶向美国,“阿伽门农号”驶向英国,大家打出旗语互相道别,连接他们的只有这一根小小的电缆。8月5日,“尼亚加拉号”到达组芬兰海岸,“阿伽门农号”也在同一天到达爱尔兰海岸。海岸上没有鲜花和人群,但这一伟大的事业已经完成。
几个小时后,世界一片欢腾,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兴奋地等待着这一刻。1858年8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发给美国总统布坎南的贺电通过海底电缆传到北美,此时此刻,“尼亚加拉号”还在从纽芬兰赶回纽约的途中。布坎南向英国女王回电,同时,礼炮鸣放100响,庆祝人类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8月18日,菲尔德和他的团队乘坐“尼亚加拉号”回到纽约,迎接他的是盛大的全城巡游,菲尔德成了和平时期的国家英雄。
但命运是残酷的,几天之后,海底电缆就断线了,北美再也接收不到欧洲传来的清晰的信号。谣言不胫而走,菲尔德沦为千夫所指,欢呼的浪潮用同样的力度反扑向无辜的菲尔德。人们都说菲尔德是骗子,英国女王的电报是他捏造的,一切都是他在沽名钓誉,他的团队都是他的托儿……菲尔德历尽千辛万苦铺设的海底电缆再次成为废铁,而他也名誉扫地,这一项目也被迫搁浅。
6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钢铁战士一般的菲尔德没有被命运击倒。1865年,菲尔德再次出现在伦敦,带着新的60万英镑的投资,重新启动他的越洋电缆项目。此时,对于有线电报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而世界第一巨轮“伟大的东方人号”也已经建成,并且恰好闲置。这样,之前无比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7月2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出航,开始了菲尔德的又一次尝试。但在离北美还有两天航程的时候电缆突然断裂,这第四次尝试再次失败。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再次出发,终于成功。不久,又成功找到了上次失败的那条电缆,并且继续铺设成功。至此,两条电缆把欧洲和北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看来,这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但在当时,这就是时代的奇迹。
(1)请概括文章内容。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尼亚加拉号”像蜘蛛吐线一样,一边小心翼翼地缓缓向前移动,一边在后面用绞盘留下那根越洋电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②这样,之前无比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加点词“这样”指的是什么?)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价菲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4)你认为课文《伟大的悲剧》和本文所表现的主题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美国实业家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中部向两岸开始进行第三次铺设工作,终获成功。
(2)①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船只铺排电缆的情况。
②菲尔德买到这艘船这件事,使得远航容易得多。
(3)示例:在菲尔德生活的那个时代,仅靠一根细细的电缆线来连接欧洲和隔海相望的美洲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菲尔德却为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倾其所有。表现了他是一个信念坚定、锲而不舍、意志顽强、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勇于开拓、不怕挫折、矢志不渝的实业家。
(4)相同。课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罹难的描写,歌颂他们不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值得所有人悼念和崇敬。本文记叙了美国实业家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中部向两岸开始进行第三次铺设工作,终获成功。两篇文章表现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向我们展示了伟大人物的精神世界。
(2)①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船只铺排电缆的情况。
②菲尔德买到这艘船这件事,使得远航容易得多。
(3)示例:在菲尔德生活的那个时代,仅靠一根细细的电缆线来连接欧洲和隔海相望的美洲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菲尔德却为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倾其所有。表现了他是一个信念坚定、锲而不舍、意志顽强、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勇于开拓、不怕挫折、矢志不渝的实业家。
(4)相同。课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罹难的描写,歌颂他们不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值得所有人悼念和崇敬。本文记叙了美国实业家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中部向两岸开始进行第三次铺设工作,终获成功。两篇文章表现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向我们展示了伟大人物的精神世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6 8:0:9组卷:6引用:0难度:0.3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8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