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判断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整首诗可以读得舒缓、平和,最后一句可以适当拖长声调,读出轻烟袅袅的感觉。 √√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 √√
3)诗的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
4)诗中“飞”和“斜”二字写出了夏日美景的灵动。 ××
5)诗中的汉宫指的是唐宫。 √√
(2)下列诗句描绘的是我国哪个民俗节日?照样子,连线。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春节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寒食节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中秋节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七夕节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清明节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重阳节 |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4)回忆所学诗文,按提示填写句子。
古诗文集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它们穿越千年沧桑,依旧熠熠生辉,是我们当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千万和春住
”,作者的殷殷叮嘱中满载着对远去朋友的无限牵挂眷恋,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温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用昂扬的精神,激励我们身处逆境仍然要自强不息……如果人生之路注定崎岖,那就好好想想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视死忽如归
”的先烈们,好好琢磨一下《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
变则通
,通则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学习郑燮赞颂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精神,勇敢地绝地重生!【答案】√;√;√;×;√;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千万和春住;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视死忽如归;变则通;千磨万击还坚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6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发布:2025/3/13 4:0:1组卷:59引用:2难度:0.5 -
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有:发布:2025/3/13 2:0:1组卷:149引用:5难度:0.8 -
3.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发布:2025/3/13 6:0:1组卷:6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