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丙三地中,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丙丙。
(2)在一天之中,甲、乙、丙三地日落最晚的是 甲甲。
(3)当太阳直射甲地或乙地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BB(填“A”“B”“C”或“D”)处。
(4)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是 春春季,南半球是 秋秋季。
(5)当地球位于D处时,北半球是 冬冬季,南半球是 夏夏季。
(6)请简单描述四季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
(7)当地球从A移向B时,上海的白昼将变 长长(填“长”或“短”),
此时上海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增多增多(填“增多”或“减少”);
当地球从C移向D时,北京的黑夜将变 长长(填“长”或“短”),此时北京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减少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考点】四季的形成.
【答案】丙;甲;B;春;秋;冬;夏;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长;增多;长;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5 8:0:9组卷:14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