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观察、分析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丙三地中,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2)在一天之中,甲、乙、丙三地日落最晚的是

(3)当太阳直射甲地或乙地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B
B
(填“A”“B”“C”或“D”)处。
(4)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
(5)当地球位于D处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
(6)请简单描述四季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
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

(7)当地球从A移向B时,上海的白昼将变
(填“长”或“短”),
此时上海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增多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
当地球从C移向D时,北京的黑夜将变
(填“长”或“短”),此时北京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减少
减少
(填“增多”或“减少”)。

【考点】四季的形成
【答案】丙;甲;B;春;秋;冬;夏;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北半球太阳高度适中,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温适宜,是春季或秋季。;长;增多;长;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5 8:0:9组卷:14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  )

     
    发布:2025/5/3 19:0:1组卷:9引用:1难度:0.8
  • 2.夏季,北极圈出现
     
    ,南极圈出现
     
    ;冬季,北极圈出现
     
    ,南极圈出现
     

    发布:2025/5/3 18:0:6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春夏秋冬称为四季。气候统计上,一般
     
    为最冷月,
     
    为最热月。公历
     
    份为春季。公历
     
    份为秋季。
    A.1月            B.2、3、4月            C.9、10、11月            D.6、7、8月            E.7月

    发布:2025/5/3 20:30:1组卷:2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