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将(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的选项序号填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结构图,选项序号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考点】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问题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 8:0:9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寒假期间,山东烟台的王老师一家去南极旅行,在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中转,乘船前往南极大陆。王老师在旅行日记里写道:南美小城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它是一个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街道不宽,但十分干净。街边全是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那种低矮、屋顶坡度大的小木屋。屋前屋后的鲜花开得正旺,这里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气和抬眼处白雪皑皑的山峰,又让人恍然提前感受到南极的气息。如图为乌斯怀亚的位置示意图(图1)和王老师拍的当地民居照片(图2)。
(1 )在图中指定位置绘出乌斯怀亚的盛行风向。
(2 )说明当地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图中abcd与以下①②③④搭配符合的是( )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发布:2024/5/27 14:0:0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每年清明时节,丹江支流岸边的一个石灰岩崖洞里都会“流”出鱼来。经考察发现,“流鱼”的学名为“多鳞白甲鱼”,是温水性淡水鱼类,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5月是其繁殖盛期。“流鱼”一般秋季进洞,春季出洞。如今,“流鱼洞”下游100来处修建了水电站,崖洞“流鱼”现象已成历史。
“流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珍稀食用鱼类,现已人工繁育成功;山东泰安曾掀起养殖热潮,在养殖初期,由于养殖户养殖技术不当导致鱼大量死亡。
(1)结合当地的水文特征,解释“流鱼”秋季进洞,春季出洞的原因。
(2)说明修建水电站导致崖洞“流鱼”成为历史的原因。
(3)根据多鳞白甲鱼的生长习性和山东泰安的气候条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