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酒泉10月26日电 (记者 李国利 黄一宸 刘艺)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摘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10月26日)【材料二】
      有网友注意到,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者竟然是一位高校在读女生。——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谭昊瑜执笔设计的标识最终入选。这是载人航天工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中,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作品。
      谭昊瑜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标识征集时,她对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既满怀期待,也有一些忐忑。在设计调研阶段,她深入研究了国内历次载人航天任务标识以及国外相关航天任务标识,对设计风格、信息要素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这个标识一定要蓬勃大气,体现出中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

(摘选自“潮新闻客户端”,2023年10月19日)【材料三】
逐梦天宫启新程
——写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赴“天宫”之际
      在西北大漠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中国人开启飞向太空新的征程——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送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奔赴“天宫”。
接力出征 一往无前
      10月26日上午,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在万众瞩目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征太空。
      指令长汤洪波走在中间,这是他在两年多时间里的第二次飞天。在汤洪波的老家湖南湘潭,他的父亲正通过直播观看出征仪式。他坚信有国家强大的科技力量做保障,这一次,儿子也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航天员唐胜杰,是首位出征太空的甘肃籍航天员。敦煌飞天的美丽传说,已在他的家乡传颂了千年。他的出现,让家乡父老雀跃欢呼。唐胜杰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代给了我们追梦圆梦的舞台,实现了从蔚蓝到深蓝的增色,实现了从‘航空梦’到‘航天梦’的跨越。”
      河南杞县的街坊四邻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看江家小儿子。曾经的江新林还是个得了奖状就藏起来从不张扬的孩子,如今已是“不负时代,以奋斗的姿态奋力奔跑”的航天员。
      前来送行的人群中有杨利伟,他向即将踏上飞天之旅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挥手致意。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也是从这里领命出征,中国人逐梦太空的千年梦想变为现实。
      回望起点,他说:“20年弹指一挥间,从首次飞天到全面建成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既激动更自豪,有遗憾更羡慕。”
      杨利伟出征时,身后问天阁那面墙还是空白的。今天,执行历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的巨幅照片铺满墙面。不久后,首登太空的航天员唐胜杰和江新林也将位列其中。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独自飞行到太空会师……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建成了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在浩瀚宇宙拥有了一方温馨港湾。
征途漫漫 行稳致远      11时14分,橘红色的尾焰从长征火箭的底部喷薄而出,如巨龙盘旋托举洁白的箭体腾空而起。
      有着“神箭”之誉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我国唯一一型用于执行载人任务的运载火箭,肩负保障航天员安全进入太空的特殊使命,至今保持着100%的发射成功率。
      系列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时时激励着科技人员克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彼岸。这是设计者命名的初衷。从一穷二白发展至今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何尝不是一场千万人并肩共赴的“长征”。
      面对世界航天大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先行30年,中国老一辈航天人决心自主创新打造航天员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当时提出的载人飞船三舱方案、轨道舱留轨方案、逃逸救生方案等,到现在还广泛应用于航天器,而且能与国际航天很好地接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闫洁说。
      20年前,正在清华大学读博的薛辉,在电视上看到神舟五号升空。2009年,他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名科技人员。“在神舟升起的地方,我找到了国家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结合点。”他说。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薛辉”,主动加入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中来。
薪火相传,欣欣向荣      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撤离返回之前,我忍不住再次回到核心舱,看了看自己精心调试的设备,摸了摸自己亲手安装的螺丝,真的很舍不得。”
      当时常梦回太空的汤洪波再次回到这里时,“一室一厅”已经扩充到了“三室一厅”。短短两年内,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和建造阶段,突破掌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再生式环控生保等8项关键技术,如期建成空间站,展现出新时代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为了迎接战友的到来,空间站里的神舟十六号乘组一早就精心布置了核心舱。
      这一次,神十六、神十七两个乘组“太空会师”,会带来一张令人期待的合照:有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景海鹏,有最快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汤洪波,还有4名第三批航天员同时在轨。
      从零开始摸索的首批航天员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如今,第二批航天员挑起大梁,第三批航天员接续飞行,第四批航天员正在选拔,其中或有人来自港澳地区。
(摘选自“新华网”,2023年10月27日)(1)阅读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C

A.新闻的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材料一】是特写,【材料三】是通讯。
B.【材料二】“这是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中,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作品”一句中的“首次”和“唯一”语义重复,可以删去一个。
C.【材料三】中的三个小标题不仅准确概括每段的内容,同时新颖、醒目,具有文学性。
D.消息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
(2)请用简洁醒目的语言,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赴“天宫”后,校文学社准备视频连线采访航天员杨利伟,请你结合【材料三】帮助他们设计一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 2023.10.27 采访地点 校报告厅
采访对象 杨利伟,特级航天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采访目的
了解神舟十七乘组的情况
了解神舟十七乘组的情况
采访方式 视频连线
采访问题
与神舟十六号乘组相比,神舟十七乘组具有什么特点?
与神舟十六号乘组相比,神舟十七乘组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神舟十七号乘组由三名航天驾驶员组成?
为什么神舟十七号乘组由三名航天驾驶员组成?
(4)阅读以上材料,请你向同学讲述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构思与理念。

【答案】C;了解神舟十七乘组的情况;与神舟十六号乘组相比,神舟十七乘组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神舟十七号乘组由三名航天驾驶员组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8 13:0:2组卷:3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展望新年之际,同学们回顾了过去一年里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新成就。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2020年全球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下,我国的科技领域却捷报频传。科研工作者用实力刷新记录,赢得世界瞩目。1月,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全球唯一有能力将测控区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的天文设备;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记录;同月,“嫦娥五号”在月球采土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攻克这项技术的国家;12月4日,“人造太阳”装置成功建成并首次实现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核聚变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同日,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将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从6亿年缩短到200秒……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重磅消息接踵传来,也引起了许多外媒和网友的注意。他们对中国高密度的科技突破感到震惊,甚至发问:“第五次工业革命要来了吗?”对此,国人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为上面的文段拟定标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A.第五次工业革命真的要来了
    B.中国宣称已经征服星辰大海
    C.中国高密度科技突破令世界瞩目
    D.疫情阴影下捷报频传引外媒关注
    (2)有位同学要拟写一副对联来向我国科研工作者致敬,有些措辞他还犹豫不决,请你帮助他完成
     

    上联:一片丹心排除万难,奏出①______磅礴交响
    下联:②_____________,踏上科技强国铿锵征途
    A.①自主研发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①上天入地 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C.①上天入地 ②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D.①自主研发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布:2024/12/27 3:0:1组卷:60引用:3难度:0.6
  • 2.为了办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最新科技成果的消息。请你将下面这则消息改写为标题新闻。(15个字以内)
          6月23日9时43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随着它在“北斗三号”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系统覆盖区域不断扩大,定位精度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发布:2024/12/20 20:0:2组卷:178引用:3难度:0.8
  • 3.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ㅤㅤ校报记者9月30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甲组100米比赛中,九年级五班王英同学勇夺冠军。铿锵玫瑰,绽放芳华,比赛中她不畏强手,奋力争先,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6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