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风暴潮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近年来,渤海风暴潮对该海域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根据2020年2月17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
材料三:海洋、气候和天气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海洋防灾减灾形势也十分严峻。因此,加强海洋观测和研究、加强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材料四:如图为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指出渤海湾易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季节以及分析该地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风暴潮会带来哪些危害,并指出预防措施。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海水较浅。
(2)易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季节:夏秋季。渤海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渤海湾里小外大,向大洋敞开;②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涨潮势;③渤海湾沿岸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沿岸地区人口密集,一旦发生灾害,受灾人口较多。
(3)风暴潮的危害:可引起水位暴涨,堤岸决口;船舶倾覆;农田受淹;房屋被毁;用水受影响(咸潮)。
预防措施:工程措施:修建一些沿海、沿江堤坝和挡潮闸;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紧急疏散计划。
(2)易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季节:夏秋季。渤海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渤海湾里小外大,向大洋敞开;②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涨潮势;③渤海湾沿岸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沿岸地区人口密集,一旦发生灾害,受灾人口较多。
(3)风暴潮的危害:可引起水位暴涨,堤岸决口;船舶倾覆;农田受淹;房屋被毁;用水受影响(咸潮)。
预防措施:工程措施:修建一些沿海、沿江堤坝和挡潮闸;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紧急疏散计划。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1 8:0:9组卷:3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上登陆的最强台风。如图是海燕途经菲律宾附近海域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灾后综合分析评估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适宜的技术手段是( )发布:2025/1/22 8:0:1组卷:3引用:0难度:0.9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细雨的浩劫.它就是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统计,截止11月20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011人.另有1602人失踪,18557人受伤.
图为台风“海燕”移动示意图.
分析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应该如何减少台风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发布:2025/1/22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2013年11月8日,超级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登陆,8~10日影响菲律宾,如图为“海燕”的移动路径.完成7-9题.
为减少对生命财产的损失,有必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下列技术手段中,模拟预测台风移动轨迹效率最高的是( )发布:2025/1/22 8:0:1组卷:5引用:0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