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制氧机的结构如图甲所示,配套的制氧药剂包括A、B两剂,其中A剂为白色固体过碳酸钠),B剂为二氧化锰。使用时先在反应仓和加湿过滤仓内加入适量水,然后在反应仓里依次放入A、B两剂,反应仓内就会有氧气生成,生成的氧气经导管达到加湿过滤仓,加湿过滤后即可供人使用。(反应方程式:2Na2CO4 MnO2 2Na2CO3+O2↑)
M
n
O
2
制氧剂成分 | 质量/包 |
A剂:过碳酸钠 | 50g/包 |
B剂:二氧化锰 | 50g/包 |

(1)导管口处于加湿过滤仓底部而不是上部的好处是
保持O2湿润,起到加湿的效果
保持O2湿润,起到加湿的效果
。(2)查阅资料如图乙,普通供氧时加入制氧剂为“2A+1B“(2包A剂和1包B剂),供氧速度约为1克/分钟。急救时需要提供1.5克/分钟的氧气,持续16分钟,那么添加“4A+2B”剂量,能否满足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3)如图丙为过氧化钠分解氧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为了使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平稳,反应装置中夏季比冬季的水位线要设置的高,请分析原因。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答案】保持O2湿润,起到加湿的效果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 8:0:9组卷:8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同学们在学习氧气的知识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4 22:0:2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小乐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4 14:30:2组卷:92引用:2难度:0.5 -
3.我市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
②饱和 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
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
(2)装置H中会有什么现象:
(3)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
(4)(实验与结论)
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
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
A.铜粉
B.石蕊试液
C.镁条
D.氧化铜粉末
E.碳酸钠溶液发布:2024/12/28 13:30:2组卷:1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