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 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一般用系统取样和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 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图1为一种捕捉器,捕捉蝗虫时应将捕捉器尽量 接触接触(选填“远离”或“接触”)草地,在样方内以图2中 CC(填字母)方式捕捉蝗虫以利于准确计数。

(3)图3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图3、4所示模型属于 数学数学模型。据此模型分析,气温高、气候干旱/气温高、降水量低气温高、气候干旱/气温高、降水量低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蝗虫分为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类。科学研究发现当少量散居型的蝗虫聚集之后,它们后腿的某一部位相互触碰时,会释放4-乙烯基苯甲醚(4VA)引发蝗虫聚集。4VA属于 化学化学信息,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的功能。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4VA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属于 正反馈正反馈调节。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蝗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大规模的喷施,而不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对食品安全、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上述研究,请提出一种合理化的灭蝗建议:利用人工喷施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利用人工喷施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
【答案】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接触;C;数学;气温高、气候干旱/气温高、降水量低;化学;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正反馈;利用人工喷施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1 8:0:9组卷:47引用:5难度:0.7
相似题
-
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9 -
2.以下有关调查某块农田里小蓟草(别称刺儿菜,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8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