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了解了作为“闲人”的苏轼。下面为大家提供了苏轼的《初到黄州》《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和《记游定慧院》。这些都是苏轼在黄州的作品,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苏轼。
苏轼黄州作品年谱 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入狱,年底出狱后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二月,作《初到黄州》 元丰三年,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元丰四年,躬耕城东,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五年,修筑居室,四壁绘雪,名为雪堂,作《定风波》 元丰六年十月,作《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七年三月,作《记游定慧院》 元丰七年六月,离开黄州,调往离京城稍近的汝州 |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①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②。/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注释】①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②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③压酒囊:过滤酒糟的布袋,代指俸禄。
作品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品3: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4:
《记游定慧院》 黄州定慧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师①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②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③瓜李。遂夤④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丛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⑤将适阆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⑥。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选自《东坡集》)【注释】①参寥师:僧人道潜。②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③瀹(yuè):浸,渍。④夤(yín):循沿。⑤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⑥拊(fǔ)掌:拍掌,意谓开怀大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则园已易主
换。
换。
②香色皆不凡
都。
都。
③既饮
已经。
已经。
④以枣汤代之
用。
用。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限断三处。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3)下面是苏轼《记游定慧院》的活动轨迹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ABC处苏轼的活动。

A
闻琴(或:听琴)
闻琴(或:听琴)
B
饮酒
饮酒
C
乞橘
乞橘
(4)仿照示例,从以上四篇作品中任选一篇,用一字来评赏。
我用“空”字来评赏《记承天寺夜游》,既是“如积水空明”的空,也是心无挂碍之空。
我用
孤
孤
字来评赏 以“孤”字立骨,既是“缥缈孤鸿影”的孤,也是孤寂高洁的孤。《记游定慧院》以“游”字立骨,既是“记游定慧院”的游,也是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游
以“孤”字立骨,既是“缥缈孤鸿影”的孤,也是孤寂高洁的孤。《记游定慧院》以“游”字立骨,既是“记游定慧院”的游,也是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游
。(5)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清晰地看到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请你以《黄州的苏轼》为题,结合材料和诗句,分析苏轼心路历程的变化。字数200左右。
【答案】换。;都。;已经。;用。;闻琴(或:听琴);饮酒;乞橘;孤;以“孤”字立骨,既是“缥缈孤鸿影”的孤,也是孤寂高洁的孤。《记游定慧院》以“游”字立骨,既是“记游定慧院”的游,也是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游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6 19:0:1组卷:2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