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1)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材料二:2022年9月23日,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打人案件公开宣判。主犯陈某志最终因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等,数罪并罚,一审获刑24年,并处罚金32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以及罚金。
材料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出法律具有哪些显著特征?其中,材料二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3)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应如何与法同行,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答案】(1)①材料一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①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材料三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①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善于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护法)。
(2)①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材料三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①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善于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护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6 19:0:11组卷:28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