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容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2)感染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引起发烧,全身疼痛,如图所示为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①激素甲是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弥散到体液中进行运输,却只对垂体起作用,原因是 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该生命活动过程中可作用于下丘脑细胞的信息分子有 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致热性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致热性细胞因子。
②受到致热性细胞因子刺激时,机体通过反射弧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 传入神经(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或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或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传至效应器,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高温续期,人体产热量 等于等于(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③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为代价“背水一战”,能诱导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 毒性T淋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3)流感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所以这种病毒遗传性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会有所不同。某科研小组对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仪
①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活鸡胚是培养流感病毒的培养基、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细胞中的病毒、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活鸡胚是培养流感病毒的培养基、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细胞中的病毒、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另外两组分别用适量的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 分别用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别用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测定病毒数量。
③预测实验结果: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各组的检测结果。 
。


【答案】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致热性细胞因子;传入神经(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或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等于;毒性T淋巴细胞;活鸡胚是培养流感病毒的培养基、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细胞中的病毒、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分别用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4 8:0:9组卷:2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6引用:2难度:0.7 -
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
(1)图中去甲肾上腺素作为
(2)据图可知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
(3)综合分析,布氏田鼠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中需要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2难度:0.6 -
3.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