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组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Ⅱ从黄花蒿中高效提取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实验Ⅰ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过程如图:

(1)青蒿素中含有的官能团有过氧键、醚键、酯基醚键、酯基。
(2)“萃取”时可供选用溶剂的相关数据如下。
溶剂 | 水 | 乙醇 | 乙醚 |
沸点/℃ | 100.0 | 78.5 | 34.6 |
溶解度/mg⋅L-1(25℃) | 0.07 | 32.20 | 26.50 |
-O-O-
-O-O-
(填官能团结构式)被破坏。②结合上表数据,溶剂X应选择
乙醚
乙醚
,理由是 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且乙醚沸点最低,分离时不易破坏青蒿素结构
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且乙醚沸点最低,分离时不易破坏青蒿素结构
。(3)“操作”的名称为
重结晶
重结晶
。实验Ⅱ利用实验Ⅰ中“减压过滤”所得滤渣制备青蒿素,过程如图。

(4)“还原”时将青蒿酸转化为二氢青蒿酸.其中无机产物之一为含π键的非极性分子,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1;N2;2;H2O
1;1;1;N2;2;H2O
。
(5)已知:[Co(H2O)6]2++6N2H4⇌[Co(N2H4)6]2++6H2O。“还原”时加入CoCl2固体可避免二氢青蒿酸被N2H4进一步还原,原因是
加入CoCl2后Co2+能与N2H4反应生成配离子[Co(N2H4)6]2+,降低c(N2H4),减弱N2H4的还原性
加入CoCl2后Co2+能与N2H4反应生成配离子[Co(N2H4)6]2+,降低c(N2H4),减弱N2H4的还原性
。(6)利用水蒸气蒸馏的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A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
平衡气压
。②装置B的名称为
直形冷凝管
直形冷凝管
。③停止水蒸气蒸馏应进行的操作是
先打开活塞C,再熄灭酒精灯
先打开活塞C,再熄灭酒精灯
。(7)单位质量黄花蒿粉末中青蒿素的总提取量为
5.6
5.6
mg⋅g-1。【答案】醚键、酯基;-O-O-;乙醚;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且乙醚沸点最低,分离时不易破坏青蒿素结构;重结晶;1;1;1;N2;2;H2O;加入CoCl2后Co2+能与N2H4反应生成配离子[Co(N2H4)6]2+,降低c(N2H4),减弱N2H4的还原性;平衡气压;直形冷凝管;先打开活塞C,再熄灭酒精灯;5.6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9 8:0:9组卷:1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剂1最好选用
(2)操作1是
(3)操作2是
(4)试剂2最好选用
(5)有同学认为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会凝结成晶体,因此可通过降温的方法使乙酸结晶而分离出来,操作3是结晶、过滤,这一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发布:2024/12/30 14:30:1组卷:13引用:5难度:0.4 -
2.化学家从反应C2H6(g)+Cl2(g)→C2H5Cl(l)+HCl(g)中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体系中得到盐酸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发布:2024/12/30 9:30:2组卷:25引用:3难度:0.9 -
3.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基本操作如下:
①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②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搅拌.③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④滤出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步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
(2)步骤②的目的是
(3)观察滤液冷却时的实验现象:
(4)重结晶后苯甲酸的状态:发布:2024/12/30 8:30:1组卷:45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