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
      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文本二:
      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而所上奏疏,明白洞达,切中事机,尤足觇其经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韵语见长,而所作诗篇,类多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转出一时文士之右,亦足见其才之无施不可矣。
(节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于忠肃集•提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B

A.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
B.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
C.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
D.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及第者分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北狩,到北方狩猎,借指向北进军,“上皇北狩且一年矣”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
C.“也先见中国无衅”的“衅”意为“缝隙;破绽”,与《齐桓晋文之事》“将以衅钟”的“衅”意思不同。
D.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由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而历朝历代以东宫代指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于谦在乐安时,奉命数说朱高煦的罪行,言词正气刚强,声色激烈,高煦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
B.于谦因王振误会,被人弹劾,下狱三个月;后因为李锡迎合于谦意图而获释,担任大理寺少卿。
C.景泰元年,也先见中原无隙可乘而想求和,于谦劝说皇帝天位已定不会更改,当快速接回太上皇。
D.后人评价于谦的奏疏明白通透,切中要害,尤其看出治国谋略,其诗歌大多遒劲,胜过一般的文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②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5)于谦《石灰吟》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结合传记材料,简要概括哪些事件可以体现他在诗中所言的志向?
【答案】B;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1 8:0:9组卷: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为得人贺。
          祥兴二年二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干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曰:“愿赐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曰:“志士欲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宋史》卷四百十八)
    文本二:
          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是A而断B断焉C殚力D竭谋E扶颠F持危G以兴H复I为己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字意思相同。
    C.赞,常用作议论史事的文体,附于史传后以阐发议论,而文中指文天祥的遗书。
    D.信,确实、实在,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弘范认为,文天祥在南宋王朝灭亡的时候已经尽到忠孝之心了,如果效忠元人,也能得到高官厚禄,但文天祥坚决地拒绝了。
    B.留梦炎反对释放文天祥,他认为一旦文天祥回到江南再起义兵,会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元主虽不忍心,但最终还是杀了文天祥。
    C.文天祥在被元人囚禁期间,元人敬重文天祥的忠义精神和为政才华,始终对他很恭敬,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劝他投降归附。
    D.文天祥虽然抗元最终失败,但因为他能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境界,对此两个文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②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
    (5)两则文本都评价了文天祥以身许国的行为,请分别概括其主要观点。
    发布:2024/10/18 17:0:4组卷:2引用:6难度:0.5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安定先生胡瑗,字翼之,世居安定,流寓陵州。少以圣贤自期许,专意经学,兼通音律法,以经术教授吴中。范文正爱而敬之,聘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景祐初,更定雅乐,文正荐之,以白衣对崇政殿,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丹州军事推官、保宁节度推官,后治湖州学。
          庆历中,天子诏下苏、湖,取先生之法,著为令于太学。寻为太子中舍,岁余,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仍与议乐。乐成,迁大理寺丞,赐绯鱼(注)。既而疾作,以太常博士致仕。东归之日,弟子祖帐百里不绝,时以为荣。卒,年六十七。
          先生在学时,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先生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初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徐积从安定先生学,潜心力行,学以志诚为本,思六经而喜为文词,老而不衰。自言初见先生,头容少偏。先生厉声云:“头容直!”积猛然自省,不头容要直,心亦要直,自是不敢有邪心。先生善甄别人物,使之以类群讲习。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则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兵、水利、算数类。
          先生尝曰:“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居山川气象,广其闻见。”尝自吴兴率弟子游关中,至潼关,路峻隘,舍车步。既上至关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千里,形势雄张。慨然曰:“此言山川矣。学者可不见之哉!”
          神宗题赞先生像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任而尊,如泰山屹峙于诸峰;法严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居太学,动四方欣慕,不远千里而翕从;经义治事适士用,议礼定乐以迪朕躬;倡明正道,开来学之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取材于《宋元学案》《安定言行录》)
    【注】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宋沿袭唐制,五品以上佩绯衣、银鱼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身 先:给……作表率
    B.不头容要直 特:特意
    C.居太学 辟:征召授官
    D.开来学之 颛:蒙昧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兼通音律 如治兵、水利、算数
    B.学以志诚为本 学者可不见之哉
    C.广其闻见 经义治事适士用
    D.舍车 法严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祖帐百里不绝
    弟子设帷帐为他送别,绵延百里不绝
    B.科条纤悉具备
    规章制度细致详尽
    C.经义则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
    “经义”就选择通达且有格局的人来此学习
    D.不远千里而翕从
    先生从千里之外而来,紧紧跟从我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由范仲淹引荐,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参与了国政。
    B.兴办“太学”借鉴了胡瑗在苏州、湖州治学的经验。
    C.自胡瑗教导后,徐积改邪归正,一生都以志诚为本。
    D.胡瑗严于律己,勤于治学,皇帝称赞他为后世楷模。
    (5)综合全文,概括胡瑗关于教育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并简要说明,任写三点即可。
    发布:2024/10/20 0:0:1组卷:12引用:3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节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且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B.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C.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D.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
    发布:2024/10/20 1:0:1组卷:2引用:1难度:0.7
小程序二维码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  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4.8.2  |  隐私协议      第三方SDK     用户服务条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