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经典让我们知晓礼仪传承中华文明,交贤明朋友让我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七年级一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ㅤㅤ下面是小文日记里写下的与朋友相处的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ㅤㅤ友情是①,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②,是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③,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
(1)结合语境,在①②③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B
A.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
B.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 ③一阵柔柔的轻风 |
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 ②一条清澈的小溪 |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
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 ②一阵柔柔的轻风 |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
ㅤㅤ(材料)
ㅤㅤ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交友启示:
应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与势利小人交往。
应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与势利小人交往。
(3)本次活动准备邀请李校长前来指导。班长草拟了如下邀请函,请你就语言得体提出自己的看法。
邀请函敬爱的李校长:
ㅤㅤ您好!我班将于11月15日上午9:00在本班教室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真诚地邀请您前来指导。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恳请您鼎力相助。我们恭候您的惠顾。
七年级一班全体同学
2023年11月06日①在人际交往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言辞,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如文中的“
鼎力相助
鼎力相助
”一词,含有对别人帮助的感谢,表达了敬意。②邀请函中含有表述不得体的词:“
惠顾
惠顾
”,应改为“光临
光临
”【答案】B;应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与势利小人交往。;鼎力相助;惠顾;光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1 4: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