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儿子敞开
[肖复兴] 童年和少年,是永远回忆不完的,像是永远挖不平的大山。那时,我们因节节拔高而常常看不起目不识丁的母亲(作者的继母),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她的存在。当一切过去了,才会看清楚过去的一切,如同潮水退后的石粒一般,格外清晰地闪着光彩显露出来。
小学高年级,我的自尊心其实是虚荣心,是突然膨胀的,像爱面子的小姑娘。妈妈没文化,针线活做得也不拿手,针脚粗粗拉拉的。从她来以后,我和弟弟的衣服、鞋,都是她来做。衣服做得像农村孩子穿的,洗得却干干净净。这时候,我开始嫌那对襟小褂土气,嫌那前面没有开口的抿裆裤太寒碜,嫌那踢死牛的棉鞋没有五眼可以系带……我开始磨妈妈、磨爸爸给我买商店里卖的衣服穿。这居然没有伤了她的心,她反倒高兴地说:“孩子大了,长大了!”然后,她带我们到前门外的大栅栏去买衣服。上了中学以后,她总是把钱给我,由我自己去挑去买。而她只是在衣服扣子掉了的时候帮我补上,衣服脏的时候埋头在那大瓦盆里洗不完地洗。
我甚至开始害怕学校开家长会,怕妈妈踩着小脚去,怕别人笑话我。我会千方百计地不要她去,让爸爸参加。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她必须去,我会在开会前羞得很,会后又会臊不答答的,仿佛很丢人。前后几天,心都紧张得很,皱巴巴的,怎么也熨不平。其实,她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机会极少,但我仍然害怕,我实在不愿意她出现在我们学校里。
虚荣心伴我长大。当浅薄的虚荣一天天减少,我才像虫子蜕皮一样渐渐长大成人。而那时候,我懂得多少呢?在我心的天平上,一头是妈妈,一头却是姐姐。尽管妈妈为我付出了那样多,我依然有时忘记了妈妈的情意,而把天平倾斜在姐姐一边。
大约六年级那一年,我做了一件错事。姐姐逢年过节都要往家里寄点儿钱。那一次,姐姐寄来30元。爸爸把钱放进一个牛皮小箱里。那个箱子是我家最宝贵的东西,所有的“金银细软”都装在里面。那时所谓的“金银细软”,无非是爸爸每月领来的70元工资,全家的粮票、油票、布票之类。我一直顽固地认为:姐姐寄来的钱就是给我和弟弟的。如果没有我和弟弟,她是不会寄钱来的。爸爸上班后,我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走近那棕色的小牛皮箱。箱子只有一个铜吊镣,没有锁头,轻轻一掀,箱盖就开了。我记得挺清楚,5元一张的票子六张躺在箱里,我抽走一张跑出了屋。那时,我迷上了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我从同学手中借了一本《千家诗》,全都抄了下来,觉得不过瘾,想再看看新的才解气。手中有一张“咔咔”直响的5元钱票子,我径直跑往大栅栏的新华书店。那时5元钱真经花,我买一本《宋词选》,一本《杜甫诗选》,一本《李白诗选》,还剩一块多钱。捧着这三本书,我像个得胜回朝的将军得意扬扬地回到家,一看家里没人,把书放下便跑到出租小人书的书铺,用剩下的钱美美地借了一摞书。我忘记了,那时5元钱对于每月只有70元收入的全家意味着什么。那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正读得津津有味,爸爸突然走进书铺。我这才意识到天已经暗了下来。我这才发现爸爸一脸怒气,叫我立刻跟他回家。一路上,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活像犯了错的小狗,耷拉着尾巴垂着耳朵。我知道大事不好。果然,刚进家门,爸爸便忍不住,把我一把按在床上,抄起鞋底子狠狠地打在我的屁股上。爸爸什么话也不讲。我不哭,也没有叫。我和爸爸都心照不宣,我心里却在喊:“姐姐!姐姐!你寄来的钱是给谁的?是给我的!我的!”
妈妈就站在旁边。她一句话也没说,就那么看着,不上来劝一劝,一直看着爸爸打完了我为止。
晚饭时,谁也不讲话,默默地吃,只听见嚼饭的声音,显得很响。妈妈先吃完饭,给爸爸准备明天上班带的饭,其实我天天看得见,但仿佛这一天才看清楚:只有两个窝头,一点儿炒土豆片而已。爸爸每天就吃这个。大冬天,刮多大风、下多大雪,也要骑车去,不肯花5分钱坐车,我却像大少爷一样5元钱大把地花。我忽然感到很对不起爸爸,觉得是我错了,我活该挨打。妈妈不劝也是对的,为的是让我长个记性。
饭后,爸爸叮嘱妈妈:“明天买把锁,把箱子锁上!”
第二天,那个棕色小皮箱没有上锁。
第三天,妈妈仍然没有锁上它。
在以后的岁月里,那箱子对我始终没有上锁。为此,我永远感谢妈妈。那是一位母亲对一个犯错误孩子的信任。对于儿子,只有母亲才会把自己的一切向儿子敞开着……
(1)文章中的“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①当浅薄的虚荣一天天减少,我才像虫子蜕皮一样渐渐长大成人。
②对于儿子。只有母亲才会把自己的一切向儿子敞开着……
(3)文章划横线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位母亲的看法。
【考点】记叙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6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4)这篇短文主要写
表达了作者
(5)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61引用:2难度:0.2 -
2.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发布:2025/3/13 12:0:2组卷:49引用:1难度:0.7 -
3.现代文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jǐn。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tǎng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tǎng
(2)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3)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向我借钱的那位男生除了守信用这一美德外,还有什么品质?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如果你是“我”的那位女朋友,看到本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用6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发布:2025/3/13 14: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