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汗为泉,以梦为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2023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扶贫,聚焦“三区两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强化政策倾斜支持,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使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也有了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2年,云南省组织对玉溪、保山、大理、迪庆、临沧5个州市和省级有关部门开展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充分发挥省级督察作为中央督察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助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扎实推进。2023年1月底,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遇了《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相关整改情况已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开发布。
(2)在中央督察组和云南督察组的配合下,云南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的保护。为把云南省建成中国最美丽的省份,你准备付出哪些行动?
新中国成以后,云南省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将挖掘、整理、记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首要任务,统筹兼顾地域、民族、文化类型,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弘扬方式上多措并举,建立起一批民族文化资源库,出版了一批民族文化珍贵资料丛书,建设了一批民族文化优秀传承人,使中华文化的丰富基因得以在当代记录、传承和延续,促进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交融互鉴,进而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中华文化基因库,壮大了中华文化生命力,奠定了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云南省重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自古以来,劳动是永恒的话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耕夏耘,不负时光”。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云岭大地随处可见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春耕的号子响彻田间地头,犁地、播种、插秧、施肥……一幅幅火热的春耕画卷在红土高原徐徐展开。“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二月的云南,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业企业着力提质增效、客货运需求回暖、商圈人流如织……勤劳勇敢的云南人奏响了奋进的号角,吹响了开局的冲锋号,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加速”的精神状态,夺取“开门红”。
(4)“劳动创造未来,实干成就伟业。”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发挥实干精神,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③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②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③绿色出行,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减少私家车出行。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⑤积极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⑥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3)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①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②积极参加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和本领。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④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2)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②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③绿色出行,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减少私家车出行。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⑤积极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⑥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3)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①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②积极参加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和本领。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④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4引用:5难度:0.8 -
2.2018年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宜昌、荆州、武汉等地,深入科技企业、生产车间、社区农村,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在武汉主持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这(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②表明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表明湖北中部崛起指日可待
④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布:2024/12/29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俄乌局势紧张,部分外媒和境外反华媒体和账号,散播有关中国的不实言论,恶意炒作中国网友言论,流传所谓“中国驻乌大使馆提前撤离置同胞于不顾”的言论。中国及时在官方微信发布的《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致全体在乌中国同胞的信》写道:“中国大使永远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同胞不管,先顾自己的安危。这不是中国大使的风格,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格!祖国就在身后,使馆就在身边!”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我国积极维护人民利益
③恐怖主义影响国家安全
④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85引用:3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