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的物态变化情况,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 越大越大。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凝华(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 DD。(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霜降;
B.白露;
C.大雪;
D.夏至。
(4)根据文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 升高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B.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固现象;
C.谷雨节气是按照物候现象进行分类的;
D.从白露、寒露到霜降三个节气反映的气温依次升高。
【答案】越大;凝华;D;升高;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9 9:0:1组卷:6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