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2022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大部分区域高温干旱天气持续了两个多月,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及生态安全。历史同期的2020年6月1日~7月28日,中央气象台共发布52天暴雨预警,江淮流域众多河流、湖泊水位超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面简称“副热带高压”)的推进影响着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研究表明,这几次降水异常与副热带高压推进时间、位置、范围异常关联较大。如图示意2020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梅雨分布及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

(1)据图指出2020夏季副热带高压脊位置与往年的主要差异,并据此分析2020年夏季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
(2)与2020年相比,推测2022年夏季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及强度变化。
(3)说明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主要差异:6月中上旬副高位置偏北,6月下旬及7月副高位置偏南,总体上先强后弱。原因:6月中上旬,副高比常年位置偏北,强度偏强,提前到达华南地区,使江淮地区人梅时间偏早;7月份副高位置偏南,雨带在华南地区滞留时间长,江淮梅雨结束时间推迟;由于“入梅”偏早,冷暖气流频繁交汇,使江淮准静止锋偏强,降水强度较大,历时长,降水明显偏多。
(2)副热带高压北移到江淮地区速度快,时间早,位置偏西、偏北;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稳定且维持时间长,控制范围广。
(3)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明显,气温高;空气干燥,蒸发旺盛;台风活动偏弱,影响位置偏南,登陆台风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6 3:0:1组卷:0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7引用:5难度:0.1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海平面气压分布。
    (1)就气流状况而言,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天气系统及位置关系。
    (2)推测北京市近期天气将要发生的变化。
    (3)对比分析E、F两地风的差异。

    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如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河谷大致呈
     
    走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2)归纳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河段 水文特征 主要影响因素
    甲河段
     
     
    (3)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有
     

    (4)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成因。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