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他今天的讲话,还是很有文采的。”作为习近平的中学语文老师,陈秋影对这位学生现如今的“语文”表现做了点评,并夸赞了习近平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他读书很认真,对课堂上讲的不满足,自己还会读很多书。他很喜欢杜甫的诗,对国学情有独钟。我知道他插队的时候也带了一箱书,晚上一直读”。
当被问到习近平当年的语文成绩和排名如何时,陈秋影笑说,“他的语文成绩很好,但我不排名,一视同仁。他也不是成为诗人作家的材料,不是激动型,是沉稳型的,对很多事情会很理性去看,多阅读、多思考”。
陈秋影还记得,1993年时,她发生了一起车祸。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北京开会,把当时班里的几位老师都找来,一起见面吃饭,给每个老师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当时我没在,他很有心,也给我留了份礼物。”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时代的习近平身上有哪些良好的品质?
(2)上述材料对我们认识学习有哪些帮助?

【答案】(1)热爱学习、独立思考、尊重老师等。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7 8:0:9组卷:0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选出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他说道。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有些“一根筋”。
    从入读哈佛大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让他的英语表达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大学本科生上课了。
    材料二: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何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他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给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的,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学校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老师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老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学业方面,何江的成功有哪些值得你学习或借鉴的地方。
    (2)结合材料二,说说父母和教师在何江成长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发布:2024/12/11 8:0:1组卷:0引用:2难度:0.2
  • 2.某学校与附近的博物馆联合开展“国家宝藏”系列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通过参观、探索、研究,同学们将自己情有独钟的“国宝”用仿制、视频、图文小报等方式呈现出来。400多件(套)手工“文物”惊艳亮相,让广大观众惊叹不止。对此,同学们发表各自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博物馆也可以是学习的课堂
    ②生活处处有创新,同学们用不同方式呈现国宝也是创新
    ③开展“国家宝藏”活动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④这充分表明同学们关爱他人有爱心,尽己所能乐助人

    发布:2024/12/4 15:0:2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玩“双棍担球”的游戏:两个同学为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将皮球放在棍子上,从起点运至终点,快者为胜。这一情境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发布:2024/12/27 16:30:4组卷: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