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是该研究历程中的一些经典实验。
(1)1895年,欧文顿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如果你是欧文顿,你提出的假说是细胞膜由脂质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细胞膜由脂质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后来科学家证实,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其头部亲水,尾部疏水。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发现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作出的推断是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请具体说明作出这一推断的依据:在空气-水界面中,磷脂分子只能头部与水接触,尾部朝向空气形成单分子层,只有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才能符合铺开后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在空气-水界面中,磷脂分子只能头部与水接触,尾部朝向空气形成单分子层,只有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才能符合铺开后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选取人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3)已知油脂滴表面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作出的推测是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4)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推测细胞膜两边的暗层为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填“脂质分子”或“蛋白质分子”)。
(5)由于罗伯特森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后来科学家对于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请列举其质疑的实例动物细胞融合、变形虫运动、吞噬细胞的吞噬动物细胞融合、变形虫运动、吞噬细胞的吞噬(答出一例即可)。
(6)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里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运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运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考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
【答案】细胞膜由脂质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中,磷脂分子只能头部与水接触,尾部朝向空气形成单分子层,只有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才能符合铺开后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动物细胞融合、变形虫运动、吞噬细胞的吞噬;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运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3 8:0:9组卷:17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4 8:0:2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 细胞膜由脂质组成 B 人红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层后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C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其通透性发生改变 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D 用荧光染料标记了表面蛋白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证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发布:2024/12/6 22:0:2组卷:47引用:9难度:0.6 -
3.某研究小组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出细胞膜,用一定手段从细胞膜中提取出所有磷脂分子,将磷脂分子依次放在空气—水界面上、水—苯混合溶剂中以及水中,观察磷脂:分子铺展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1/6 14:0:2组卷:39引用:1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