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神舟十三号“出差三人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科技振兴助力实现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我国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至少两种)
(2)中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实施了哪些战略?
(3)国家为什么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4)太空授课留给大家一场别样的观感,好多同学的航天梦被点亮。请你告诉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1)网络查询、报纸查询、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向他人询问等。
(2)科教兴园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①树立远大理想,承担历史责任;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③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注重实践;④开发创造潜力,敢于质疑,敢于人先,培养好奇心;⑤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辉煌;⑥积投参加小发明、小制作,参观科技馆,浏览科技报等。
(2)科教兴园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①树立远大理想,承担历史责任;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③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注重实践;④开发创造潜力,敢于质疑,敢于人先,培养好奇心;⑤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辉煌;⑥积投参加小发明、小制作,参观科技馆,浏览科技报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经过20余年努力,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提供全球服务,并发射了45颗卫星,在天疆部署了“大棋局”,特别是北斗三号卫星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这说明( )
①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领先世界
②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④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布:2024/12/28 2:0:1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李强总理在答记者提问“我国人口负增长问题”时指出,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由此可见我国( )
①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③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④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3.2012年11约24日,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创造了中国的历史。这表明我国( )
发布:2025/1/10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