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场馆“冰立方“处处都是高科技      ①“水冰转换“后的完美冰面,能显示冰壶运行轨迹的大屏幕,“巡逻“全场的防疫机器人.……在“相约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的首个比赛日,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场馆内无论“面子“还是“里子“,处处都是抓人眼球的高科技。
“水冰转换“效果堪称完美      ②“水冰转换“绝对是“冰立方“这座全球唯一一座“双奥场馆“的最大科技亮点。为严格按照冬奥会标准举办此次测试赛,场馆团队依靠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再一次高水准、高效率地完成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变身“。
      ③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说,本次“水冰转换“从10月初开启,“这是场馆第三次完整地实现'水冰转换',尽管10月初北京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制冰,但全体工作人员在两名外籍制冰师汉克和马克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成功地制出了一块奥运会、世锦赛级别的完美冰面,标志着我们'水冰转换'技术趋于成熟。“杨奇勇表示,两名外籍制冰师对场地环境、水质、空调、照明等有可能对冰面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关注得极其全面、细致,最终带领团队完美地完成了工作。
      ④杨奇勇说,目前“冰立方“的冰面温度为零下6.5摄氏度,场地湿度为35%,雾点为零下1摄氏度,“这意味着场馆不会结霜,不会因此影响冰面。“另据了解,完成本次“水冰转换“后,“冰立方“将不再进行场地转换,静待北京冬奥会的到来。
新建大屏提升观赛体验      ⑤与今年4月的测试活动相比,“冰立方“赛场上最“打眼“的就是场馆东面新立起来的那一面大屏幕。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面170平方米的“巨幕“不仅以真实尺寸展现出4个大本营的实时画面,还会在运动员每次完成投掷后,实时显示冰壶的运行轨迹。
      ⑥“这就是场馆团队正在测试和完善的'冰壶运行轨迹捕捉'技术,这一创新应用具有提升观赛体验、辅助运动员观察和判断等诸多作用。“杨奇勇介绍说,展现出冰壶的运行轨迹,能更具体地让观众理解冰壶运动的规律,“冰壶的英文名称也有'曲线'的意思,所有冰壶的运行都是曲线。观众可以通过这个屏幕,了解每支队伍的战术布局,更好地理解比赛、增加观赛乐趣。“
      ⑦除了提升观赛体验,这一全新技术也能服务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杨奇勇说,在对冰壶运行轨迹进行捕捉后,相关数据会进行收集归纳,建立数据库,“冰壶运行的规律是世界级难题,得到了这些数据,也能解答我们自己的一些困惑,理解冰壶的运行。未来也可以把这些数据分析提供给教练员,让他们更好地指导队员。“
智能设备助力防疫效率      ⑧防疫工作是本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冰立方”场馆团队的重点工作,在这方面,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⑨在“冰立方”场馆的大厅内,记者被两台“行走”的机器人吸引————其中一台可以测量面前人员的体温情况,另一台则在进行消毒试剂的喷洒工作。此外,5G送餐机器人也在场馆内忙碌。
      ⑩此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冰立方”被分为内、外两个闭环。为了让重要文件等物品在两个闭环间安全、高效地传递,场馆团队在场馆“缓冲区”内引入了两台智能消毒柜。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技术经理吴婧说:“这一设备以前主要是解决海关进出口货物的免疫需要。如果这次在应用中效果很好,我们会考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继续使用。”
(选自2021年10月24日《北京晚报》)(1)关于“冰立方”的解说,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

A.“冰立方”凭借“水冰转换”技术这一最大的科技亮点,成为全球唯一一座“双奥场馆”。
B.“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变身”,依靠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完成。
C.“冰立方”场馆东面新立起来的170平方米的大屏幕,能够以真实尺寸展现出4个大本营的实时画面。
D.“冰立方”在此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被分为内、外两个闭环,还设立有“缓冲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B

A.场馆第三次完整地实现“水冰转换”,克服了气候的不利条件,标志着我国“水冰转换”技术已经成熟。
B.“冰立方”场馆不会结霜,是因为场馆团队将冰面温度、场地湿度和雾点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C.“冰壶运行轨迹捕捉”技术的作用只是展现出冰壶的运行轨迹,让观众理解冰壶运动的规律,理解比赛,增加观赛乐趣。
D.“冰立方”有两台“行走”的机器人可以测量人员体温,喷洒消毒试剂以及送餐,为场馆防疫作贡献。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C
C

A.文章结构是总——分,开头总领全文,激发读者去了解“冰立方”场馆内“面子”和“里子”的高科技。
B.文章运用举例子、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北京冬奥场馆“冰立方”处处都是高科技。
C.文章采用空间顺序,从“水冰转换”“新建大屏”“智能防疫”等方面介绍“冰立方”的高科技。
D.文章第⑧——⑩段介绍本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冰立方”场馆团队如何运用智能设备助力防疫效率。

【考点】说明顺序
【答案】A;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4引用:4难度:0.1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实践和低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 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新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比重越大。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了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
    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了幼年时光去哪儿了和年龄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
    D.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于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1引用:8难度:0.5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蟋蟀不再歌唱
    叶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蟀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1)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
    (2)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
    (3)请简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
    (4)请写出你从末段划线文字得到的启示。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171引用:7难度:0.5
  • 3.阅读《被压扁的沙子》节选,完成问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 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条?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3)第②段文字中划线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③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发布:2024/12/15 1:30:2组卷:214引用:16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