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B
AB
(填标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口处,若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口处,若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图1反应仓中“O2通道”相当于图2装置中的
c
c
(填“c”或“d”)导管。
【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4)除需考虑反应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药品的成本
药品的成本
(写一条)。同学们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其中C瓶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
过滤
过滤
仓。
(5)氧气能从图3瓶C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6)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
干燥密封保存
干燥密封保存

【答案】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AB;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口处,若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c;药品的成本;过滤;不易溶于水;干燥密封保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9 3:0:1组卷:6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制氧过程的反应为:过碳酸钠
    二氧化锰
    碳酸钠+水+氧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
     

    (2)加湿仓的作用是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用表中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
    编号
    浓度/% 5 15 25 30
    体积/mL 9.11 9.11 1.66 1.37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1.4g过碳酸钠、0.2gMnO2和9.11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5)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6)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
     

    (7)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发布:2024/9/12 2:0:8组卷:37引用:1难度:0.5
  • 2.某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已知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遇水后能产生氧气,放出热量。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制氧机如图1所示:外壳上留有观察窗,以便观察氧气的产生速率和反应进程。制氧仓是反应仓,是氧气产生的场所。过滤加湿仓起到的作用是
     

    A.洗气作用,滤去氧气中的各种杂质,通过洗涤确保氧气的纯度
    B.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能够平稳进行
    C.使产生的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
    D.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E.加快生成氧气的速率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过氧化氢也可以快速产生氧气,为什么不选择过氧化氢?过碳酸钠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它的制氧效率是否优于过氧化氢?于是该兴趣小组对两者的制氧效率进行探究,并筛选合适的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作为制氧剂
    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1中等质量的过氧化氢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二氧化锰,注入双氧水,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所示。
    表1
    编号 浓度/% 体积/mL
    5 9.11
    15 2.89
    25 1.66
    30 1.37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20min时,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4)已知:高浓度过氧化氢易挥发且腐蚀性强。因此可以选择浓度为
     
    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制氧剂。
    实验二:过碳酸钠作为制氧剂
    往锥形瓶中加入1.41g过碳酸钠、0.2g二氧化锰和V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5)V=
     
    mL。
    (6)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7)结合图3、图4中数据分析,前2min过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制氧效率相当,分析图3、图4中2min后的数据,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
     

    (8)制氧剂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还因为
     
    (填字母)。
    A.过碳酸钠是颗粒物,易于保存
    B.过氧化氢运输储存不方便
    C.过氧化氢分解产物无污染
    D.过氧化氢浓度较大时,具有腐蚀性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发布:2024/9/16 2:0:9组卷:84引用:2难度:0.5
  • 3.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如图家用“氧立得”牌制氧机。

    制氧剂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钠、过碳酸钠等。
    【阅读资料】
    ①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并放出热量。
    ②过碳酸钠制氧气: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过程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并放热。
    ③过碳酸钠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
     

    (2)加湿仓的作用是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图2实验装置,用不同浓度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
    (3)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假设导管末端口堵住)
    (4)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5)分析图3中30%H2O2比25%H2O2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碳酸钠、0.2gMnO2,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6)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7)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8)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

    发布:2024/10/2 5:0:2组卷:66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