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mm之间,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图1为H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和图2为1981-2005年H河断流天数曲线。
材料二:如图3为H河流域1997年~2002年丰水期与枯水期地下水位图。
(1)简述H河近20年来断流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H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缓解H河断流的对策。
(4)根据材料二,描述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并推断其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上游水库蓄水过多;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加。
(2)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耐旱植物代替;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合理调度水资源,强化全流域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源涵养,减少支流断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4)②特点:呈波动下降趋势;除1998年外,枯水期地下水位都高于丰水期,原因:丰水期农作物需水量大,地下水使用量偏大
(2)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耐旱植物代替;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合理调度水资源,强化全流域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源涵养,减少支流断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4)②特点:呈波动下降趋势;除1998年外,枯水期地下水位都高于丰水期,原因:丰水期农作物需水量大,地下水使用量偏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7 5:0:8组卷:0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
(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
(4)推出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18 15:0:1组卷:21引用:7难度:0.5 -
2.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4引用:2难度:0.8 -
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协同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重大措施。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周年,六年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取得诸多标志性进展。如图是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域图。
(1)分析京津冀各区域内部整体性的形成原因。
(2)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区域的特征及其关系。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