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由于微塑料体积小,部分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危害,因此也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海洋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海洋,还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血液甚至肝脏等,危害人类健康。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如表是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
组别 | 小鼠数量 | 饲喂方式 | 实验结果 | |
小肠绒毛状态 | 体重平均增长值(g/只) | |||
A | 15只 |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 基本消失 | -0.12 |
B | 5只 |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 数量少,排列散乱 | 1.84 |
C | 15只 | ? | 数量多,排列整齐 | 7.34 |
(1)根据上述材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危害吗
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危害吗
?(2)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
每天喂不含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每天喂不含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该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
对照
,本实验的变量是 海洋微塑料浓度
海洋微塑料浓度
。(3)由上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与C组比较,A、B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由此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
减少
减少
(填“减少”或“增加”)。A、B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增长值不同,是因为每天饲喂的普通饲料中微塑料的 浓度(含量)
浓度(含量)
不同。(4)请你修改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
B组小鼠的数量也应为15只
B组小鼠的数量也应为15只
。(5)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饭盒、塑料地膜等减少“白色污染”
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饭盒、塑料地膜等减少“白色污染”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危害吗;每天喂不含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对照;海洋微塑料浓度;减少;浓度(含量);B组小鼠的数量也应为15只;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饭盒、塑料地膜等减少“白色污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3 8:0:9组卷:23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因此说“蛆是腐肉变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新鲜。)
发布:2025/1/17 8:0:2组卷:5引用:3难度:0.4 -
2.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请你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帮助张宁同学解开这个疑团.(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 ③纱布)
(1)提出问题:腐烂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
请指出以上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置了是发布:2025/1/17 8:0:2组卷:6引用:2难度:0.3 -
3.张青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请你用以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帮张青同学解开这个疑团.(实验材料:①两相同的培养皿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 ③纱布)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计划.
(4)实施实验计划:将两个培养皿编号为A、B并分别放入一块猪肉;A培养皿口盖上
(5)分析并得出结论:
(6)以上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置了发布:2025/1/17 8:0:2组卷:10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