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提升。
小英雄于连ㅤㅤ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市民打败了残暴的国王。
ㅤㅤ一天,人们聚集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于连吃过晚饭,连蹦带跳地往中心广场跑去。当他经过一座院子时,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火药味,他发现院子里有火星在闪耀。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咝咝地燃烧着。他想:这一定是残暴的敌人想要炸毁这座城市。怎么办?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找根长棒,没有;找水,也没有;喊人,显然来不及了。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人。
ㅤㅤ为了表彰于连,人们在离广场不远的街口,为他塑造了一座栩栩如生的铜像。塑像中的小于连光着身子,叉腰亮肚,无拘无束地在人们面前撒着“尿”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塑像高半米左右,坐落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台座上,微卷的头发,翘着小鼻子,调皮地微笑,显得十分天真活泼,也十分可爱。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铜像上喷出的那股清泉飘洒在美丽的布鲁塞尔。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五百多年前五百多年前,地点是 布鲁塞尔市布鲁塞尔市,主要人物是 于连于连。
(2)“于连急中生智”,“急中生智”的意思是 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在文中指:于连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人于连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人。
(3)于连想熄灭导火索,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请你列举一下。
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找棒,没有;找水,也没有;喊人,显然来不及了。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找棒,没有;找水,也没有;喊人,显然来不及了。
(4)你觉得于连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于连是个热爱祖国、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孩子。于连是个热爱祖国、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孩子。
【答案】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市;于连;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于连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人;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找棒,没有;找水,也没有;喊人,显然来不及了。;于连是个热爱祖国、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孩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民间故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8 19:30:2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现了。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所有的人家。
②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2)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桓景为什么要与瘟魔对战?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布:2025/3/11 5:30:3组卷:7引用:1难度:0.1 -
3.快乐阅读
(1)写出下面情节出自的民间故事。
①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②以纸叠驴,稳渡东海。
③田螺变人,勤做家务。
④惊雷裂墓,化蝶双飞。
(2)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内容
(3)我推荐的民间故事是发布:2025/3/6 19:0:2组卷: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