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农业生产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了探究某基地家作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乙中A、B、C分别表示该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如图丙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草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如图丁中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①将图甲装置放置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甲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最后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同时去掉甲上的黑纸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再分别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稍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甲中,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叶片是 丙丙。
(3)针对图甲,对于大棚里种植的作物采取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光照时间(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4)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乙中的[BB]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生理活动。
(5)在图丙中,该大棚内的草莓要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BB点,以利于图丁中 1、21、2生理过程的进行(填数字序号)。
(6)图丙中A点时植物的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蒸腾作用),当温度降低时,A点会 上移上移(填“上移”或“下降”)。
(7)图丙中AB段对应图丁中的 3、4、5、63、4、5、6过程(填数字)。
(8)写出图丁中进行3、4这一生理活动的反应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答案】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时间;B;蒸腾作用;B;1、2;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上移;3、4、5、6;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3 3:0:1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小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127引用:6难度:0.5 -
2.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暗处理目的是为了使叶片内的
(2)天竺葵经过暗处理后,将其中一片叶的双用黑纸片夹住(如图1),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3)同学们把经过暗处理的银边长春藤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剪下一片叶,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图2,说明
(4)同学们把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用试管收集起来(如图3).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重新燃烧起来,由此可见,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体是
(5)在暗室里,兴趣小组同学将金鱼藻放在如图的装置中,将该装置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记录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见下表).分析数据,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的关系是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发布:2025/1/6 8: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3.早在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为了确定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生存必需氧气的细菌)的临时装片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随后他发现当临时装片整个暴露于光下时,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1所示;当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时,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8 8:0:1组卷:18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