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法律有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
陈某上高中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上大学后,迷上网络赌博,并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欧阳某,逐渐无心学习。为筹赌资,多次偷窃同学财物,后伙同欧阳某多次拦路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
一位同学拟写的有关陈某案件的判决书如下:
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判决如下:判处陈某行政拘留14天,罚金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1)请你将上述判决书“?”处补充完整。
(2)该判决书中对于陈某的处罚是否合理及理由。
(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谈谈该案对青少年的启示。
【答案】(1)①刑。
(2)不合理。因为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的行政制裁,“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陈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
(3)①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后的危害很大,既影响家庭幸福,又危害社会和谐,更影响自己的前途。②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要学法懂法,清楚法不可违,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③预防犯罪,需要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理智选择,谨慎交友,尤其是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不可作为朋友。④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远离赌博,合法使用网络,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⑤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不合理。因为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的行政制裁,“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陈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
(3)①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后的危害很大,既影响家庭幸福,又危害社会和谐,更影响自己的前途。②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要学法懂法,清楚法不可违,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③预防犯罪,需要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理智选择,谨慎交友,尤其是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不可作为朋友。④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远离赌博,合法使用网络,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⑤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3 19:0:1组卷:5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