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作为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重要特征。表为“不同时期中国胡焕庸线两侧区域人口分布变化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
东南半壁 | 西北半壁 | |||
年份 | 人口比重(%) | 人口密度(人/m2) | 人口比重(%) | 人口密度(入/m2) |
1953年 | 94.80 | 139.51 | 5.20 | 5.83 |
1982年 | 94.23 | 230.25 | 5.77 | 10.82 |
1990年 | 94.13 | 259.00 | 5.87 | 12.40 |
2000年 | 93.89 | 283.98 | 6.11 | 14.18 |
2010年 | 93.68 | 303.92 | 6.32 | 15.72 |
影响胡焕庸线所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至今未发生突破性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6引用:0难度:0.8
相似题
-
1.如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图中黑河一腾冲线被称为“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完成3~4题。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巨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发布:2024/12/31 12:3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完成 4-6 题。
由材料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干旱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人口分布比例随海拔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如表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关系。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冷金属粘皮 >49℃ >29℃ >24℃ (21±3)℃ <18℃ <10℃ <-20℃
(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图乙中,人口分布比例最高的海拔区域内,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积极社会经济条件有:①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