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批注”与“做笔记”是整本书阅读常用的阅读方法。初三学生小王在阅读时,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印象很深刻,在书中都批注了一个“变”字。请你从这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帮小王整理一下读书笔记,要求梳理人物如何变化,并探究人物形象变化的意义。
【答案】示例一:孙悟空由冲动、急躁、易怒、任意妄为,变得日趋成熟、稳重、理性。这一形象的变化,体现了理学思想塑造政治伦理。
示例二:匡超人在做官前是一个大孝大善、忠厚大义,勤奋好学,有学识的人。在社会的大染缸离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权衡和抉择中参悟了利己,变得虚伪狡诈,自私冷漠,变成利益熏心之徒。作者塑造匡超人的变化过程,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追求功名富贵者的辛辣;同时表明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
示例二:匡超人在做官前是一个大孝大善、忠厚大义,勤奋好学,有学识的人。在社会的大染缸离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权衡和抉择中参悟了利己,变得虚伪狡诈,自私冷漠,变成利益熏心之徒。作者塑造匡超人的变化过程,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追求功名富贵者的辛辣;同时表明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名著阅读。
A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选段中的“A”是谁?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发布:2024/12/27 3:0:1组卷:83引用:5难度:0.8 -
2.文字境照人心,经典引领生命,世界各有不同,经典一脉相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经典反映出不同国家历史、民族特征,但是总能直达心灵,成为年轻生命的指路明灯。学校文学社组织“致敬经典华章”赏析活动。以下是小宁写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谈了他对名著的阅读感悟,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任选一部名著,完成信的后面部分。(不少于50字)
(1)我觉得《西游记》最动人的地方是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
(2)当然,你喜欢的《海底两万里》我也读完了,我被主人公尼摩船长深深折服了: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3.写出下列绰号代表的《水浒传》中的人物。
一丈青: 黑旋风: 及时雨: 智多星: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6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