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配制、过滤蔗糖溶液等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2)“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
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结晶的。
(3)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试分析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
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后,成功制得棒棒糖,若要制得晶体更大的棒棒糖,可采取的措施有
静置更长时间或配制温度更高的热饱和溶液且降温速度慢些或盛放溶液的烧杯要干净等
静置更长时间或配制温度更高的热饱和溶液且降温速度慢些或盛放溶液的烧杯要干净等

【答案】引流;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静置更长时间或配制温度更高的热饱和溶液且降温速度慢些或盛放溶液的烧杯要干净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8 8:0:9组卷:9引用:0难度:0.5
相似题
  • 1.苯甲酸有抑制真菌、细菌、霉菌生长的作用,常用作药物或防腐剂.苯甲酸常温下为片状或针状结晶,在100℃时会迅速升华,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20℃ 25℃ 50℃ 75℃ 95℃
    溶解度 0.17g 0.35g 0.95g 2.2g 6.8g
    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杂质),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约1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苯甲酸属于
     
    (选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样品充分溶解,再加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将所得滤液
     
    ,使苯甲酸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4)过滤后的滤液是苯甲酸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发布:2024/12/25 15:30:1组卷:237引用:4难度:0.3
  •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28 10:30:1组卷:351引用:13难度:0.9
  • 3.大量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除杂,氯化钠不析出的原因是(  )

    发布:2024/12/25 15:30:1组卷:465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