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4月6日,中国“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执行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素有“冰雪高原”、“风库”等称号。过去,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向南极科考人员补给食物,如今我国科考人员解决了在南极地区吃上新鲜蔬菜的问题。科考人员在南极地区成功构建超级温室大棚,种上了各种绿色蔬菜。温室采用高脚设计,不仅可以减小风阻,而且还有利于吹走建筑附近的积雪,延长温室的使用年限;同时远离地面更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如图为“‘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航线示意图、南极地区气候统计图、蔬菜种植温室景观图”。

(1)请分析本次南极科考选择在10月至次年的4月上旬的原因。
(2)结合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在南极执行考察任务,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3)分析南极蔬菜温室大棚采用高脚设计的好处。
(4)极地地区是“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说出科考人员在进行科考过程中兼顾环境保护的做法。
【答案】(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而且还有极昼现象的出现,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考等;
(2)一是地形的险恶,有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阴沟、积雪塌方,冰山连绵,破冰船易受阻;另一个是南极的气候以酷寒、烈风和干燥为特征,气候条件恶劣,暴风雪等的自然灾害频发;
(3)温室采用高脚设计,不仅可以减小风阻,而且还有利于吹走建筑附近的积雪,延长温室的使用年限;同时远离地面更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4)①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②保护极地地区生物的多样性;③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2)一是地形的险恶,有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阴沟、积雪塌方,冰山连绵,破冰船易受阻;另一个是南极的气候以酷寒、烈风和干燥为特征,气候条件恶劣,暴风雪等的自然灾害频发;
(3)温室采用高脚设计,不仅可以减小风阻,而且还有利于吹走建筑附近的积雪,延长温室的使用年限;同时远离地面更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4)①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②保护极地地区生物的多样性;③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6 8:0:9组卷:1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