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位于深圳市西南部沿海,属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自2016年开始治理至今,深圳湾已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日市民休闲好去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治理过程中,研究人员尝试将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注入底泥中,以清除底泥中的有机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这些微生物属于 分解者分解者。
(2)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构成了群落的 水平水平结构。如今,湿地公园已成为深圳的“绿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间接价值。
(3)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不断修复,深圳湾底栖动物、水禽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提升,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这些生物加快了湿地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大沙河与深圳湾相连,环境变好后,很多热心市民从超市购买巴西龟等水生动物来大沙河放生,你是否支持该行为?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不支持。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类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类可能会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的物种多样性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不支持。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类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类可能会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的物种多样性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答案】分解者;水平;间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支持。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类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类可能会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的物种多样性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4 11:0:12组卷:2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为减少某河流中N、P含量过高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他们选择其中3种植物a、b、c,将其分别置于条件相同的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如表:
植物种类 N吸收量相对值 P吸收量相对值 浮水植物a 22.3 1.7 浮水植物b 8.15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34引用:2难度:0.6 -
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40引用:8难度:0.7 -
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0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