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PD)的遗传与致病机理
帕金森综合征(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发性PD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一般发病年龄≤45岁。
(1)图1为某早发性PD家系图。据图可以初步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已知Parkin基因编码Parkin蛋白,该基因有12个外显子(基因中可以表达的部分;基因转录为RNA后,需要剪切拼接后才能成为mRNA),结构如图2所示。对上述家庭六位成员的DNA测序分析发现,患者Parkin基因的外显子7存在序列异常,基因相关区域用MwoⅠ酶处理后,电泳结果如图3(bp表示碱基对)。
①Ⅱ-2和Ⅱ-4电泳显示三个条带的片段长度分别为272bp、181bp、97bp,结果说明,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Parkin基因的外显子7序列异常的具体改变为 缺失6个碱基对缺失6个碱基对,从而导致,出现图3所示结果。
②据电泳图分析可知患者的Parkin基因组成为 杂合杂合(填“纯合”或“杂合”)状态,其致病基因来自 Ⅰ2Ⅰ2,该电泳结果不能将Ⅱ-2和Ⅱ-4患病的遗传基础解释清楚。
(3)研究者推测该家系的Parkin基因可能还存在其它外显子的改变,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相同的PCR条件下,设计4对荧光引物,同时扩增外显子4、7、8、11,检测PCR产物相对量,结果如图4。
①结果显示,患者细胞中外显子4的含量为本人其它外显子的一半,说明患者Parkin基因的外显子4有12是突变的,此变异来自于亲代中的 Ⅰ1Ⅰ1。
②请综合图1、3、4结果,解释Ⅱ-2患病的原因:患者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7碱基对缺失,另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4突变患者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7碱基对缺失,另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4突变。
1
2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缺失6个碱基对;杂合;Ⅰ2;Ⅰ1;患者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7碱基对缺失,另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4突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下列遗传系谱图中,最符合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2.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2)Ⅰ-1的基因型是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4)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发布:2024/12/31 3:0:2组卷:3引用:2难度:0.6 -
3.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两个家族系谱图。若图中Ⅲ9和Ⅲ10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则得出此概率值需要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列条件中是必要限定条件的是( )16发布:2024/12/31 3:0:2组卷: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