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回答问题。
父爱从不张扬
曾祥伍
      ①15岁那年,我正读初三,父亲在一次矿难中走了,整个家立即像天塌了下来一样,母亲哭得死去活来。
      ②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母亲带着一个男人来到家里。第一次见面,母亲让我叫他做“爸”,我把脸扭向一边,母亲给了我一巴掌。他赶紧拉住母亲,说:“孩子不懂事,别为难他。”
      ③我赌气跑出家门,一个人在村旁的田野里游荡。乡间的风吹模糊了我的眼,村头的水车吱吱地转着,搅碎了原本的宁静。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有些害怕了。想回家吧,少年的执拗让我丢不起这个面子。正在胡思乱想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仔细一看,正是那个我不愿意叫作“爸”的人。他轻轻地说了句“回家吧”。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了,好在天黑他看不见。
      ④过了段时间,学校举办运动会,要求统一穿运动服。我知道家里的困难,但我还是犹犹豫豫地跟母亲说了。当我看到母亲为难的眼神时,立即就后悔了。“没有就没有吧,没关系的。”我忙安慰母亲。这时,我看到他在一边不说话,闷着头在抽烟,俨然一个局外人。
      ⑤可是,当我又一个周末回到家时,一套“双星”牌运动服出现在眼前,我喜不自禁地试穿起来。晚上母亲告诉我说,那是他砍了10担柴挑进城去卖换回来的钱。我心里一动,从村里进城有近30里路程,每次要从山上砍了柴又挑着步行进城去卖,该是怎样的艰辛!
      ⑥一个周末,我禁不住嘴馋,偷摘别人家梨时被主人撞个正着。主人的外号叫王二麻子,一脸的横肉。他说:“今天我不打你也不骂你,你只要给我跪下,叫一声‘爷爷ˈ,就放你走。”我心里十分不情愿,但迫于王二麻子的凶恶,战战兢兢地跪了下去。正在这时,他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的面前,一把将我拽起来,对着王二麻子大吼道:“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王二麻子平时虽然很凶恶,但不知怎的,此时却被他的气势压住,一时间显得不知所措。
      ⑦回到家里,他的气还没消,又教训我道:“别人让你下跪你就跪?没出息!”看着他气得变了形的脸,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老实巴交、胆小懦弱、我不愿叫“爸”的人。
      ⑧距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拼命地学习。或许是因为紧张加上营养不足,一天我突然昏倒在教室里。当我苏醒过来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坐在床边的他。见我醒了,他长舒了一口气。抚摸着我的头,轻声地问:“好些了吗”?那声音好似一股清泉,缓缓地淌过我的心田。
      ⑨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爸”。我原以为第一次叫他肯定很拗口,没想到却十分自然。他也愣了一下,忙乱中应了一声。接着,他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⑩此后,我一路顺风顺水,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在城里安了家。一切都安顿下来后,我想把他和母亲接到城里来住,他总是不同意,说乡下挺好,自在,我有这番心意,他知足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们刚买了房,欠着一大笔债呢!
      ⑪父爱就像冰箱里的灯,如果不打开门,你永远不知道它是随时为你亮着的。
(1)文中写了四件让“我”心有所动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三件事。
父亲寻找赌气离家的“我”,轻声劝“我”回家。
父亲寻找赌气离家的“我”,轻声劝“我”回家。

②父亲砍柴挣钱,为“我”买运动服。
父亲训斥“我”偷东西、丢失尊严向别人下跪的行为。
父亲训斥“我”偷东西、丢失尊严向别人下跪的行为。

在“我”昏倒后,父亲守候在床边,给“我”关切的问候。
在“我”昏倒后,父亲守候在床边,给“我”关切的问候。

(2)有人说,本文主要写父爱,而第⑥段却写了父亲怒斥王二麻子的事情,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3)文章的最后一段很精彩,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诸多生活小事,展现“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由抵触到接纳的全过程。
B.第③段中“少年的执拗让我丢不起这个面子”,这里的“执拗”可理解为“任性”。
C.文中第⑥段说“王二麻子平时虽然很凶恶,但不知怎的,此时却被他的气势压住”,突出父亲也有性情暴躁的一面,使文中父亲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D.父亲不肯搬到城里来住其实不是因为乡下生活“挺好,自在”,主要是他体谅“我”,不想增加“我”的负担。

【答案】父亲寻找赌气离家的“我”,轻声劝“我”回家。;父亲训斥“我”偷东西、丢失尊严向别人下跪的行为。;在“我”昏倒后,父亲守候在床边,给“我”关切的问候。;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9 6:0:3组卷:1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爱莲说》一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11引用:2难度:0.4
  • 2.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忆逝者的文章,试简要分析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3.课文《老王》写人记事,材料较为琐碎,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发布:2024/12/26 22:0:1组卷:37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