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萍水相逢肖复兴      ①1968年的冬天,我到北大荒不久,第一次去富锦县城。寒冬县城,不像我们生产队那样荒僻,也不像北京那样繁华,它很嘈杂,寒冬的风雪,并没有阻挡人来人往的脚步。中午时分,我走进一家小饭馆,准备吃点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饭馆,刚掀开棉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浓雾一样包裹着我,眼前只是一片模糊的影子,人声鼎沸,热浪一样滚来,把我吞没。
       ②点了碗面,坐在饭桌前等候。我想喝点儿开水暖和暖和,看见屋中央立着一个汽油桶改造的大火炉,炉里烧着松木拌子,炉上坐着一个“呲呲”冒着热气的水壶,便走到柜台前,向服务员讨要个碗好去倒水。服务员指指前面的水池,我看见水池里放着好多大白瓷碗,便顺手拿起一个,看见里面有水,把水倒净,转身刚要走,一个反穿着羊皮袄的壮汉走到我的身旁,厉声问我:你怎么把我的酒倒了?我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会是酒?壮汉不容分说、毫不留情地非要我赔他的酒。我和他争辩起来,壮汉不依不饶,一时闹得声响很大,众人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身上。
      ③这时候,另一个壮汉走了过来,拉开了这个壮汉,说道:你没听这娃子说话,一口京片子,肯定是刚来的知青?生牤子,不懂行!说着,他从水池里拿起一个空碗,走到柜台前,买了一碗酒,送到那个壮汉的面前。然后,他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你刚来不懂咱们这疙瘩喝酒,都是泡在这水池里温酒,你摸摸,这水是热的。你肯定是把他碗里的酒当成水泼了!我谢了他,他摆摆手,转身回到座位,接着喝他的酒去了。
      ④1992年的夏天,我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转机去巴塞罗那,采访那一届的奥运会。时间紧张,穿过拥挤的人群,我拼命地往前赶路,走出了一身汗。
      ⑤忽然一眼看见坐在椅子上的一位中年女人手里拿着邮票,是一枚小连张。那时候,我集邮,知道好多国家都在出这届奥运会的纪念邮票。尽管时间紧张,还是忍不住地停下来,用拙劣的英语问她:您这是奥运会的纪念邮票吗?她点点头。我又问她:在哪儿能买到这邮票?她向前指指,然后摇摇头,摆了摆手势,我猜大概意思是离着有些远,或者是这里地形复杂,你难找到。
      ⑥一定看到了我脸上露出有些失望又有些渴望的表情,她微微一笑,从手里小连张撕下两张邮票,递给了我。我赶忙掏钱要给她,她连连摆手,让我赶紧赶路。
      ⑦去年秋天,我和老伴去潭柘寺,看那里的千年银杏古树。银杏树一片金黄,每片叶子都被阳光镀上了一层碎金子似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也闪动着千年沧桑岁月的回忆。两株银杏树周围都是人,都在兴致勃勃和银杏树合影留念。在北京,有银杏古树的地方很多,但这里大概奏响北京秋天最盛大的华彩乐章。
      ⑧我和老伴相互拍照,一个陌生的年轻姑娘走到我的身边,微微笑着,对我说:我光看见您二老互相照了,我给您二位照张合影吧!
      ⑨我望了望姑娘,个子高高的,面容清秀,忽然心里很有些感动。我和老伴外出游玩,相互照的都只是单人照片,从来没有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好心地问我们要不要照一张合影。只有这位姑娘,第一次为我们照了张合影。我们身后的银杏树那样金黄,面前她的身影那样漂亮,那样亲切。
      ⑩无论是55年前替我赔了一碗酒的壮汉,还是31年前送我两枚奥运会纪念邮票的巴黎妇女,或是去年那位善解人意为我和老伴照相的年轻姑娘,其实,和我都只是萍水相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亲人、熟人和有种种关系往来的人。萍水相逢的人,不过是擦肩而过,你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比起前者,萍水相逢,显得更细微,更琐碎,更微不足道,如同轻风吹过水面,只荡漾起一丝丝涟漪,然后消逝得无影无踪。但就是这样细微琐碎而微不足道的萍水相逢,让我久久难忘,感动的恰恰是这样细微琐碎和微不足道。他们让我感受到蕴含在人心深处的良善和美好,常会在萍水相逢中不经意流淌,湿润我们业已干涸的心房。
(刊载于2023.3.1,有删改)(1)第①段画线句描写了小饭馆的环境,有何作用?
(2)赏析下列句子。
①她微微一笑,从手里小连张撕下两张邮票,递给了我。(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我们身后的银杏树那样金黄,面前她的身影那样漂亮,那样亲切。(赏析加点词语)
(3)好的文章结尾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结合本文的结尾,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4)请结合文章内容,以“他们都是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的人,壮汉替“我”赔酒,阻止了“我”与他人的冲突,巴黎妇女送给“我”两张“我”想要的奥运会纪念邮票,年轻姑娘好心地问“我”和老伴要不要照一张合影,这些都展现出他们的善良和美好,以及处处为他人着想给不求回报的美德。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的人,壮汉替“我”赔酒,阻止了“我”与他人的冲突,巴黎妇女送给“我”两张“我”想要的奥运会纪念邮票,年轻姑娘好心地问“我”和老伴要不要照一张合影,这些都展现出他们的善良和美好,以及处处为他人着想给不求回报的美德。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文中萍水相逢之人的认识。
(5)有同学认为本文的标题可以改为“美好的记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的人,壮汉替“我”赔酒,阻止了“我”与他人的冲突,巴黎妇女送给“我”两张“我”想要的奥运会纪念邮票,年轻姑娘好心地问“我”和老伴要不要照一张合影,这些都展现出他们的善良和美好,以及处处为他人着想给不求回报的美德。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4 3:0:1组卷:2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爱莲说》一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11引用:2难度:0.4
  • 2.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忆逝者的文章,试简要分析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3.课文《老王》写人记事,材料较为琐碎,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发布:2024/12/26 22:0:1组卷:37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