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铭,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靳秋田索画之二》)【注】: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啜:喝。③铭:同“茗”,茶的通称。④仄:同“侧”,旁边。⑤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D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惟吾德(品德高尚)
C.忽得十日五日之暇(空闲,闲暇)
D.有微风细雨(时间,日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从内容上看很像《陋室铭》里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这个断句是对的。
C.甲文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
D.乙文描述的是作者在清贫中仍能用作画来享受雅趣的生活。
(3)翻译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4)【甲】文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强调“斯是陋室”,而结尾处作者却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性格和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1 8:0:10组卷:13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纤纤擢手。(  )

    发布:2025/2/28 11:0:1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终日不成。 (  )

    发布:2025/3/13 2:0:1组卷:60引用:1难度:0.8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5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