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春青有梦•壮游山川”理念的文文,来到浙西的松阳开展旅游活动。请你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目光里的松阳
彭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了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A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B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都有着深厚的寓意,有着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的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的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1)文文拍摄一组老村图片,请你阅读第③段,和他一起完成拍摄地点、视角、景点的梳理。
拍摄地点 | 拍摄视角 | 拍摄景点 |
村头 | 俯视、仰视 | ① 溪流、古树 溪流、古树 |
② 街巷 街巷 |
眺望、环视 | 石径、绿苔、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 |
老宅 | ③ 环视、凝视 环视、凝视 |
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 |
知识卡片•镜头分类 ①远景:有开阔的视野,除了拍摄人物,还可以拍摄环境等,以便渲染气氛。 ②近景:表现人物和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 ③特写:聚焦人物的某个细节,如外貌、动作、色彩等。 |
选择镜头:第
④
④
段,可采用 特写镜头。石雕上的八仙过海,神态各异;木雕的岁寒三友,千姿百态;彩绘松下问童子,童子神情活泼俏皮……特写镜头凸显古村落弥漫的传统美学的韵味情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作者对古村落浓郁的人文景观的赞美。
特写镜头。石雕上的八仙过海,神态各异;木雕的岁寒三友,千姿百态;彩绘松下问童子,童子神情活泼俏皮……特写镜头凸显古村落弥漫的传统美学的韵味情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作者对古村落浓郁的人文景观的赞美。
镜头。(3)读完文章后,文文摘录了下面的A句并联想到学过的古诗文,请仿照示例,依据摘录的B句,写出你联想到学过的古诗文。(文中已出现的诗文除外)
A.摘录: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
A.联想: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摘录: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
B.联想: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文文认为松阳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很好地保留了自身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文文想把上文编入下面单元。你认为可以编入哪个单元?请简要写出编入这个单元的目的。
A.第一单元:《社戏》《安塞腰鼓》《灯笼》
B.第五单元:《壶口瀑布》《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答案】溪流、古树;街巷;环视、凝视;④;特写镜头。石雕上的八仙过海,神态各异;木雕的岁寒三友,千姿百态;彩绘松下问童子,童子神情活泼俏皮……特写镜头凸显古村落弥漫的传统美学的韵味情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作者对古村落浓郁的人文景观的赞美。;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1 8:0:9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