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治天地】
材料一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一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立法部门共收到1.2万余人提出的2.8万余条意见。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让不法行为失去“藏身之所”,真正实现“天下无谐”。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非常重要、非常迫切、非常及时。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节选):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又一个标志性成果。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向着怎样的总目标迈进?
(2)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法律具有哪些作用?
(3)青少年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依法办事,请你写一份依法办事的倡议书。
【答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也保护我们的生活;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和不应当做什么;④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提供准绳,指引和教育人向善;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倡议书:我倡议大家①遵守各种法律和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2)①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也保护我们的生活;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和不应当做什么;④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提供准绳,指引和教育人向善;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倡议书:我倡议大家①遵守各种法律和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3 13:0:10组卷:4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 -
2.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3.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