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全民抗疫期间,既有令人感动的行为,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一返京女子不戴口罩违反隔离规定外出跑步,拒不配合防疫要求,结果被所在公司辞退;长春一男子拒绝隔离,外出聚餐,导致5人感染,多人封闭隔离观察,最后被立案侦查……
材料二: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一边喊,“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找关系”;一位刚在城里买房的朋友说,由于当地初中给新生入学设置了“杠杠”,女儿上学可是犯了难;一位正在收破烂的老人,衣衫褴褛,满手黑泥,许多行人经过老人身边时,纷纷掩鼻捂口,投去嫌弃的目光……
材料三:实行城乡养老并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持续不断的民生红利正在提升百姓的公平感;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妥善审理毕业生求职遭地域歧视等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中央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筑牢公平正义的防线。
(1)根据材料一,运用法治与自由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谈一谈你对以上行为的看法。
(2)结合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3)根据材料三作为公民的我们为筑牢公平正义的防线作出哪些努力?
【答案】(1)他们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自由。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②返京女子、长春男子的做法是没有正确认识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的表现,违反了法律,违背了道德,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会失去自由。③我们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自己的自由。
(2)①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3)①个人维护公平。要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坚守原则立场,政于对不公平说“不”;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公平。②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见义“智”为。
(2)①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3)①个人维护公平。要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坚守原则立场,政于对不公平说“不”;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公平。②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见义“智”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面最能体现平等待人的名人名句是( )
发布:2024/12/27 4:0:3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意义平等的是( )
①出入电梯“女士优先”,男女同工不同酬
②儿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得到特殊关照
③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14难度:0.7 -
3.萧伯纳有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小姑娘竟学 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此后萧伯纳 感慨地说:“是这位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你认为这堂课最合适的主题是( )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3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