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文学类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曹婆婆的面      ①曹婆婆在菜场旁开这家只有十平方米的小面馆,已经18年,她是安徽宁国人,与菜场上专卖西红柿和甜椒的王伯是老乡,两人都是四十八九岁时到南京来帮长子带新生儿,坐上黄山开往南京的绿皮车,挑着自己的被窝卷,忐忑不安地来到陌生城市,从此没有离开过。
      ②王伯来了没两年,就嫌大城市家家户户家门紧闭,没有唠嗑的人,又闻不见泥土与菜蔬的气息,没意思,吵着要回宁国老家种菜。这可把儿子媳妇急坏了,老爹这一走,娃儿没人带,可怎么办?无奈之下,儿子替老爹在菜市场租了一个两米长的小摊位,鼓励他兑菜来卖。儿子又把老妈从老家接了来,让老爹可以换个手,有个伴。
      ③卖菜人守摊一天,往往出门前来不及吃饭,要等到下午一两点顾客稀疏,才能吃到第一顿饭。菜贩们饿坏了,也渴坏了,一大海碗汤面,稀里哗啦吃下去,人才能从累蔫了的状态中缓过来。王伯叫了一个月外面小餐馆的面,味精多,配料少,受不了,鼓励老乡曹婆婆出来开面馆,给菜贩们一碗“壮壮实实,可以扛大半天”的面吃。起先,曹婆婆还犹豫,她虽然下面手艺得到全家人的赞许,却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王伯指点她:摊位离不了人,菜场生意多数是送面上门,所以你的小面馆,门面可以租小点;卖菜的人,到了下午五点半,就要出清陈货,准备上新货,你送面的时候留个电话,需要什么菜蔬,人家都半卖半送给你,这样降低成本,面馆肯定能赚钱。
      ④见曹婆婆不吱声,王伯又说:你回去思量思量哦,咱们若是没自己的事可忙,光忙儿孙的事,等到孙子大了、住校了,跟你没话说了,任你从前神气得像龙王三太子,也会跟被拔了筋一样没精神。
      ⑤曹婆婆被说愣了,想了两天,终于在离菜场只有十米远的地方,盘下店面开了个螺蛳壳大的小面馆,水牌上只有三种面:肉丝面、鸡蛋面、猪肝面,配菜每天都换,全看曹婆婆昨日傍晚在菜贩那里买到什么落市菜。买到菜秧,下菜秧面;买到青椒,下青椒面;买到瓠子和西红柿,下瓠子西红柿面;若是买到十来把豇豆,那得等上20天,才能吃到口舌生津的酸豇豆面。曹婆婆手巧,酸豇豆酸萝卜自己腌,豆瓣酱自己发酵自己炒,连小块皮肚,都自己炸。顾客买了猪腿肉做绞肉,猪皮片下不要,肉贩子就送给曹婆婆,躲过她递钱过来的手,说:明儿我的面,加勺酸豇豆就成,压压这一案板的肉腥气。
      ⑥曹婆婆的面,从不放味精、老抽、荤油,下得清清爽爽,面像美人的髻子一样松松挽起,一丝不乱。上面盖着一大勺浇头,热气腾腾。她店里的水牌旁边特意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用毛笔字写着:烂糊面另嘱。意思是若是你点面的时候不说,面端上来一定刚刚断生,滚圆的面条咬开来,面芯子还是白的。曹婆婆有句口头禅:没有铁打的手脚和肠胃,做不了贩菜营生。她发现,菜贩子没有一碗面,是能一口气吃完的,往往划拉两口,不是要接待散客,就是要招呼附近饭店着急忙慌来补货的大客户。面稍微下软点,这一来一去就泡烂了,叫人毫无胃口。因此,汤醇,油滚,面有骨子,是曹婆婆百试百灵的口味。
      ⑦面下出来,曹婆婆秒速放进一个双层篾篮,挎上,给菜贩们一一送到摊位上。菜贩们伸出皲裂的大手接过,笑道:“闻见曹姐的面,才晓得饿。”曹婆婆忽起顽皮心,回道:“                     ”菜贩们都嘻嘻发笑,知道曹婆婆嘴硬心软,18年的牵肠挂肚,她放不下他们,他们也放不下她。
      ⑧这不,听说贩卖小龙虾的摊贩,忙了两个月都没赶上吃一碗龙虾面,曹婆婆得了空,立刻称了5斤小个头的青壳龙虾在处理,虾仁归虾仁,虾脑归虾脑,准备等会儿,趁那卖虾摊主穿校服的儿子回来了,就给那家人送面去。曹婆婆说:总要让那孩子知道,有人看重你爹娘这一夏的忙碌,惦记着他们。他们这会儿忙得又黑又瘦,只剩两只眼睛精光发亮,这种精神,那孩子也应该看得到吧。
(1)文中的曹婆婆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上下文,在第⑦段横线处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描写,并说明理由。
(3)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曹婆婆的面,从不放味精、老抽、荤油,下得清清爽爽,面像美人的髻子一样松松挽起,一丝不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面下出来,曹婆婆秒速放进一个双层篾篮,挎上,给菜贩们一一送到摊位上。(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4)文段结尾曹婆婆为什么要等到卖虾摊主的儿子回来才给他们送面去?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的含义?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学习经历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①嘴硬心软的人,从跟菜贩们开玩笑说不卖面回乡下去,实际上舍不得他们看出来。②手巧能干的人,从酸豇豆酸萝卜自己腌,豆瓣酱自己发酵自己炒,连小块皮肚,都自己炸能看出来。③为他人着想的人,从她发现菜贩子总是因为忙着生意吃不上一口热面,于是她煮面总是汤醇,油滚,面有骨子,为的就是让菜贩们能在辛苦工作之余吃上一口热乎的面。④能吃苦,也能理解他人辛苦、赚钱不容易的人,从她听说卖虾的摊贩因为太忙没有吃上龙虾面,她亲自做了一份龙虾面并且准备等虾贩的儿子回来送过去,想让孩子看到他父母赚钱的艰辛,学会能吃苦的精神,可以看出来。
(2)示例:等明儿我关了门回宁国乡下了,看你们吃什么!”理由:结合上句“忽起顽皮心”和下句“嘴硬心软,舍不得他们”回答。
(3)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曹婆婆下的面比喻成美人挽起的髻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曹婆婆下面手巧,面下得清清爽爽的特点。
②“秒速”是快速、迅速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曹婆婆在面下完之后,担心害怕面条变凉、泡烂,菜贩们吃起来没有胃口的心理,所以快速地放进篮子里。体现出为菜贩们着想。
(4)因为曹婆婆想要让那孩子知道,有人看重你爹娘这一夏的忙碌,惦记着他们。他们这会儿忙得又黑又瘦,只剩两只眼睛精光发亮,这种精神,她想让那个孩子看到。“这种精神”是指底层劳动人民艰苦吃苦的精神,不怕苦能吃苦,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有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语文课外文言文总是读不懂,好不容易读懂了却发现不会做题,所以我总是畏难遇见课外文言文总是自觉放弃阅读,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努力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坚持每天利用中午吃完饭的时间做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将自己做错的题整理到笔记本上,勤劳刻苦坚持,最终取得了进步。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2 14:0:9组卷:13引用:2难度:0.8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寒夜雁阵
    王吴军
          ①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中牟县谢庄镇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
          ②每当放学后或假期,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教育。是的,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撒肥料等。父亲教我的耩麦子、种玉米、栽红薯、种芝麻这些本事,还有在关键时刻应付母牛的生产,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
          ③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认真的告诉我回到我们家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⑤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寒意凛冽,四周的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风在“呼呼”地吹拂着。
          ⑥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⑦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吗去?”
          ⑧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
          ⑨“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
          ⑩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
    ⑪外面真冷啊!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
    ⑫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⑬“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⑭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战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⑮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在头顶,它们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
    ⑯“总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
    ⑰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
    ⑱雁阵很快就飞过去了。
    ⑲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⑳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
    ㉑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冷也是值得的。”
    ㉒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做这样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说起来也同样很是遗憾,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摘自《视野》2019年第24期)(1)试分析文章标题《寒夜雁阵》有什么好处。
    (2)文章第②段内容与题目无关,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部分内容?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结尾作者两次写到“遗憾”包含了哪些情感?

    发布:2024/12/27 3:0:1组卷:169引用:7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寒夜雁阵
    王吴军
          ①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中牟县谢庄镇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
          ②每当放学后或假期,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教育。是的,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撒肥料等。父亲教我的耩麦子、种玉米、栽红薯、种芝麻这些本事,还有在关键时刻应付母牛的生产,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A】
          ③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认真的告诉我回到我们家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④【B】
          ⑤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寒意凛冽,四周的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风在“呼呼”地吹拂着。
          ⑥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⑦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吗去?”
          ⑧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
          ⑨“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
          ⑩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
    ⑪外面真冷啊!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
    ⑫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⑬“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⑭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战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⑮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在头顶,它们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
    ⑯“总共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
    ⑰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
    ⑱雁阵很快就飞过去了。
    ⑲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⑳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
    ㉑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冷也是值得的。”【C】
    ㉒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做这样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D】说起来也同样很是遗憾,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1)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3)根据上下文语境,结合加点词,揣摩“我”当时的内心感受。
    ①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②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5)研读全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发布:2024/12/27 3:0:1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记叙文阅读。
    母亲的味道ㅤㅤ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ㅤㅤ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渍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堆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醒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ㅤㅤ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ㅤㅤ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ㅤㅤ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ㅤㅤ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薄薄的一层,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急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ㅤㅤ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ㅤㅤ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ㅤㅤ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ㅤㅤ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ㅤㅤ⑪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1)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
    事件 主要内容概括
     
    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
     
    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
    (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
    ②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
    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
    (4)请结合文章,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在意母亲的不完美。读了本文后,请你结合自身体验,把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写出来。

    发布:2024/12/27 3:0:1组卷:341引用:1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