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烟过客(节选)
迟子建
ㅤㅤ①我的父亲兄弟三人,他是长兄。祖父祖母在他们年幼时带着他们出关,来到黑龙江的帽儿山乡。父亲童年时放过牛,砍过柴,没有挨过地主的皮鞭,却经常遭受父亲皮鞭的抽打。这并不是由于他偷懒或做了坏事,而是落魄后的祖父郁闷时的一种排遣方式,这种家长式的作风也无形中深深影响了父亲。
ㅤㅤ②祖母去世后,祖父无力独自拉扯三个儿子,于是把父亲送到了哈尔滨四叔家中。父亲在哈尔滨读了小学和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手风琴拉得让人如痴如醉,准备毕业后报考音乐学院。但父亲的四叔当时家境也不富裕,所以父亲在校时经常受到断炊的折磨和侮辱。那时他寄宿在学校,由家长来缴纳每月微薄的伙食费。逢到月底,经常是父亲提着空饭盒来到买饭的窗口时,伙夫就用勺子敲着盆边说:“迟泽风,停伙了!”父亲向我描述这一幕情景时眼睛里泪光闪闪。
ㅤㅤ③无钱继续求学,就在开发大兴安岭的那年,父亲毅然决然地报了名,事先没有同任何人商量。以至于他来到哈尔滨火车站即将北上了,四爷爷方从父亲的同学那儿听到消息,他们赶到火车站,四奶奶送给他一双七毛钱买的球鞋,而四爷爷脱下了当时穿在身上的唯一体面一些的中山装。父亲做事干净利落,富有主见。他拒绝送别,把苍凉都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去了大兴安岭,从此在那里扎了根,再也没有回来。
ㅤㅤ④多年后父亲当校长时,我成了他的学生。我不擅长运动,但作为班干部,每届运动会要迫不得已参加,一次当我终于气喘吁吁跑完二千米时,眼前一阵发黑,同学们忙上前来扶住我,我有一种失明的感觉。待我恢复正常时,在终点线上看见父亲充满怜爱地看着我,我冲他笑了笑,他就放心地转身离开了。
ㅤㅤ⑤师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回到故乡,成了一名教师,爸爸仍然栖居在这里当他始终不变的校长,可见他在仕途上是毫无长进的。“文革”时工宣队进驻学校,经常性地给学校停课,让学生们下田锻炼。我爸爸对这种做法极其反感,与之争吵起来。人家说:“工人阶级能领导一切。”父亲固执己见地说:“你们只能领导钢铁,不能领导教育。”结果父亲被一纸通告批评拉下马来,到粮库扛了两年的麻袋。这使他的睡眠和食欲有了改善,而思想仍然冥顽不化,不肯向上面检讨自己的错误。
ㅤㅤ⑥我弟弟后来也成了我的学生,我讲课时他总是低着头。我回家后对父亲讲了此事,并且说了弟弟几句。父亲为此大为光火,几乎推翻了正吃饭的桌子,冲我吼道:“我还没死,轮不到你管他!”他有时会暴露出山东人的那种家长式的作风和暴躁脾气。
ㅤㅤ⑦父亲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突然一病不起,得知消息后我回到宿舍一边打点行装一边落泪,然后连夜坐着硬座赶回家乡。火车上寒冷至极,我一夜未曾合眼,想象着父亲如我这般年纪来到大兴安岭时的那种苍凉感。凌晨下了火车我被直接接进县医院的抢救室。我进去的一瞬父亲突然睁开眼来,他望着我含糊不清地说:“你刚下火车,冷吧?”他的嘴有些歪,头枕冰袋,鼻孔里插着氧气管。他接着又说:“我知道,你给我买回了橘子。”橘子在那时的大兴安岭还是稀罕水果,我是在站前广场买到的。我进了医院后并未打开包,他竟然知道旅行包里有着金黄的蜜橘。
ㅤㅤ⑧父亲平素爱开玩笑,临终的前几天仍然结结巴巴地回忆他曾经历过的有趣的故事。父亲这时已常常糊涂,有时还张口骂人,经常嚷着要回家而拔掉氧气管。有一次他又拔掉氧气管,我捺住他强行插上,摁住他的双手,我笑着说:“我看你再敢拔个试试。”他瞪大眼睛狠狠地看着我,忽然笑了起来,终于驯顺下来。我还记得他喜欢穿烟色的衬衫,为此我跑了好几家商店,总算如愿以偿,我希望我所买的这些东西由父亲病好后来穿它。
ㅤㅤ⑨最后,父亲还是走了。他临终时吐完最后一口气后,脸上出现了明显的笑容,这笑容凝固着,使死亡的阴影冲淡了。他大约怕吓着他疼爱的儿女们,所以才把永恒的微笑留给我们。
ㅤㅤ⑩父亲曾送给我一架手风琴,我不识谱,又未学过指法,居然有时也能拉上一两曲。现在这架手风琴还伴随着我,成为父亲遗留下的唯一遗产和纪念。后来它的琴键被磕掉两个,不过都是高音区的键,我很少企及这个区域。每每看到它,内心就有一种温暖而疼痛的感觉,想着父亲自如地拉着它时的动人风采。
(节选自《云烟过客》,文章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父亲的具体表现 父亲的性格特点
经常吃不上饭但成绩很好
经常吃不上饭但成绩很好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只身去开发大兴安岭
做事干净利落,富有主见
做事干净利落,富有主见
注视长跑后体力不支的女儿
注视长跑后体力不支的女儿
关心疼爱孩子
反感学校停课,坚持开展教学
重视教育,坚持真理
重视教育,坚持真理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A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
父亲固执己见地说:“你们只能领导钢铁,不能领导教育”。
B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我进去一瞬父亲突然睁开眼来,他望着我含糊不清地说:“你刚下火车,冷吧?”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每每看到它,内心就有一种温暖而疼痛的感觉,想着父亲自如地拉着它时的动入风采。”的理解。
(4)文章多处运用照应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写出一组即可)

【答案】经常吃不上饭但成绩很好;做事干净利落,富有主见;注视长跑后体力不支的女儿;重视教育,坚持真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6 4:0:1组卷:26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忆逝者的文章,试简要分析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2.《爱莲说》一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11引用:2难度:0.4
  • 3.课文《老王》写人记事,材料较为琐碎,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发布:2024/12/26 22:0:1组卷:37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