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材料一: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某小区居民李某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
邻居王某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李某所播音乐音量昼间高于60分贝、夜间高于50分贝。
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根据《A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A 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依据),甲所居住的小区属于2类区,执行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
(1)结合材料二和相关链接,对张某和李某的说法进行评析。
(2)依据两则材料,谈谈王某和张某解决噪声纠纷的做法给我们维权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张某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自然人依法享有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张某曝光甲的姓名、联系电话和照片并加了侮辱性文字,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名誉权与肖像权,张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李某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李某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构成侵权,李某也应积极承担侵权责任,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2)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也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生纠纷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2)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也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生纠纷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判断说理。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漫画中小孩的说法。
判断:
理由:
(2)小闽说:“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
判断:
理由:发布:2024/12/28 0:0:1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2.阅读如图漫画。漫画启示我们(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3.某居民小区,夜深人静时,从3号楼1单元11楼小洪家传出的音乐声格外刺耳,搅得旧邻不安,住在对门的小宋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出现了下面漫画中一幕。
(1)小洪的做法正确吗?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请你给小宋出个主意,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3)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20引用:5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