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学家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基因编辑技术比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这个基因编辑是在体外受精,或者说实验室培养皿受精的过程中进行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首先,要“清洗”精子,让它从精液中分离出来,因为HIV(艾滋病病毒)有可能潜藏在精液中。
②把一个精子放进一个卵细胞中,产生一个胚胎。然后加入基因编辑工具,通过基因手术修改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在北欧人群里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③当胚胎长到3~5天时,移出几个细胞,用来检测编辑情况。
④将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如图)。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自从基因编辑技术开始发展以来,有关该技术引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基因编辑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本身,并且在治疗个体自身遗传病、预防家族遗传病或其他与基因有关的疾病方面,基因编辑技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也有科学家坚决反对,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因为现阶段没有严格的伦理和安全方面的审查,基因编辑技术还存在隐患。
(1)选取的卵细胞是这对双胞胎妈妈的[③③]卵巢卵巢产生的。
(2)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是 输卵管输卵管,露露和娜娜是在体外受精的,在植入母体子宫前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成功植入母体子宫后,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 胎盘、脐带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3)CCR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的载体是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被修改后的CCR5基因 能能(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4)基因编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答案】③;卵巢;输卵管;胎盘、脐带;能;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7 18:0:8组卷:3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其意义是( )
发布:2024/12/26 3:0:1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2.从一个细胞到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太多的惊奇。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
(3)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发布:2024/12/26 2: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3.如图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6 3:30:1组卷:52引用:5难度:0.5